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这四年——奋进在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时间: 2018/12/05   作者: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报   编辑:admin   点击:

湖南隆回县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测产现场

参观考察益阳市赫山区现代粮油生产示范工程基地

参观考察益阳市赫山区现代粮油生产示范工程基地

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机械化作业现场演示

中心主要任务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科研创新

·新育成水稻品种82个、油菜品种21个;获植物新品种权33个。

·集成创新多熟制种植模式14套、集成技术6项,制定技术规程18套。

·研发出农机装备32台套,研发出物化产品11个。

·发表SCI论文339篇;授权专利371项。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9项。

条件保障

·牵头高校通过用房调整,为中心提供了面积达1万平米的协同创新综合大楼。

·牵头高校新建成了智能化人工气候室、智能温室、旱作实验棚、网室、根池、挂藏考种室、农机和工具库房等科研基础设施8700平方米。

学科发展

·牵头高校作物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以上等级的8个学科之一(共52所高校参评)。

·形成了作物信息、气候变化与灾害防控、异交生物学等交叉学科。

队伍建设

·建成19个团队(3个基础研究引进团队、14个技术创新团队、1个示范团队、1个战略研究团队)和3个课题组。

·新增“千人计划”2人、“万人计划”2人;新增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0人。

人才培养

·牵头高校开办了隆平、春耘实验班各5个,培养本科生229人;核心协同单位江西农大开办了惟义农学实验班2个,培养本科生60人。

·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694名、博士研究生206名、博士后23名。

国内外合作交流

·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 4个,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项目15 项。

·联合培养了优秀青年创新人才72名。 

·举办了国内国际学术会议28次。

·牵头高校派出了访问学者42人,派出研究生11人,本科生30人,接收外国留学生7人;协同单位派出了访问学者25人,派出研究生10人,本科生22人,接收外国留学生10人。

社会服务与贡献

·在湖南浏阳建成了5000亩的综合实验区;在湖南、江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建立了35500 亩以上的综合研究集成示范基地和20个大面积示范基地。

·根据国家对粮食作物生产结构调整,保障了南方双季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带动油菜种植面积增加1150万亩;亩均增效320元 。

·承担了4个战略咨询项目,形成了3份粮油产业相关战略研究报告,充分发挥了智囊作用。

团队建设  双向选择 联动创新 深度融合促协同

中心围绕“聚任务、促协同、提能力”持续加强团队建设。一是针对地方高校基础研究较弱的短板和南方粮油作物生理生态、种质创新等差异化需求,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中心以“三定”(定方向、定目标、定待遇)方式,2015年至2016年,从国内外成建制引进了水稻生理生态、油菜分子生物学、水稻种质创新等3个基础研究团队。其中水稻种质创新团队人员全部从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实现团队与华智生物技术平台的深度融合。为了确保引进团队潜心学术,中心对引进团队实行独立化运行、封闭化管理、针对性考核;协同单位人员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加入引进团队,并按照团队引进人员的相应标准接受统一管理与考核。以引进团队为基础,打造了一个集聚基础研究人才和潜心学术的特区。目前建设成效初显。二是围绕协同创新任务实施需要,在充分尊重现有课题组(课题组长+成员)基础上,跨区域、跨单位、跨学科组建创新团队,聘用了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进团队。三是针对南方不同生态区域粮油生产方式创新需求,实行上下聘用,聘请了一批基层技术人员与产业骨干进团队,推进上下联动创新。四是围绕粮油产业未来发展战略需求,聘请了一批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的高水平技术专家和涉农管理部门的高水平管理专家,组建南方粮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团队,为中心重大创新任务凝练、行业产业发展、各级政府决策粮油产业发展等发挥了决策智囊作用。

目前,中心建成3个基础研究引进团队、14个技术创新团队、3 个研究课题组、1 个技术集成示范团队、1个战略研究团队,总人数230余人。其中,拥有院士3人以及“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30人,形成了一支首席科学家领衔、团队PI负责、层次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自认定以来,团队共主持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382项、立项总经费9.2亿元;审定农作物新品种134个,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371项,发表SCIEI 论文339篇;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级科技奖励44项。1个团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新增“千人计划”2 人、“万人计划”2人、“国家优青”1人。

人才培养  宽口径 双学位 严进严出提质量

开展实验班探索。一是创办了隆平创新实验班和惟义农学实验班,探索培养满足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所需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实施的主要改革举措:“本--博”连读和全程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以生物信息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双语化、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机制;优秀学生出国培养制度等。二是创办了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探索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实施的主要改革举措:宽口径(通识+专业)、双学位(农学+管理学)的培养模式;以农业信息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三段”(2年课程学习、1年中心实训、1年企业实践)“二双”(校内导师+行业导师双导师制度)“一扶”(扶持学生创新创业)协同培养机制;以访修教学、基地企业教学、暑期课堂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方式等。

目前,三个试验班共招收培养本科生289人,成效显著。隆平创新实验班的英语六级过级率、考研率、发表学术论文率与学校同类专业比分别高50%30%24%;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的英语四六级过级率、学科竞赛得奖率、发表学术论文率与学校同类专业比分别高40%10%26%。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列入了湖南省重大教学改革项目计划,改革试点形成的先进经验已在学校辐射推广,促进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探索实施研究生协同培养新机制。一是本研衔接的统筹培养机制。中心统筹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阶段,加强培养目标有机衔接,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中选拔具有创新潜质和重大潜力者,通过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硕博连读、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等招生录取方式,推荐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深造或联合培养等措施,实施 “3+X”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严进严出”的协议培养机制。中心单独增加的硕博士研究生指标,采取“申请+面试”方式招生,中心与学生、导师签订协议,定目标、定任务,实行协议培养;中心创新团队成员中特别优秀的副教授可以申请中心签约博士生导师。三是团队集体培养机制。进入中心的研究生均纳入团队统一培养管理,实行“责任导师+团队”负责制。四是任务培养机制。中心进入团队培养的研究生,必须承担团队相关创新任务,并签订任务合约,研究生必须完成团队创新任务才能毕业。

新机制实施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自认定以来,中心培养研究生有31篇研究生学位论文获省级优秀论文,公开发表SCI 论文170篇、EI论文6篇、国家核心期刊收录论文384篇;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项45项;有7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一批批研究生毕业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工作,成为了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

学科建设   汇聚人才资源 促进学科发展

牵头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依托中心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实施,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促进区域优势单位资源、政府与行业产业部门的产业项目与人才资源以及国际化创新资源向作物学学科汇聚;构建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提升作物学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校创建“双一流”奠定了坚实基础。自认定以来,在作物学领域新增国家“千人计划”2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2人;新增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从国内外新引进优秀博士(博士后)13人。累计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0余项,年均到位科技经费突破4000万元,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成果奖励8项。首次实现了从国外成建制引进团队的重大突破,首次实现了以湖南农业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等刊物上发表文章的重大突破。

围绕粮油产业创新链,以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为切入点,布局学科支撑链,推进作物学优势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带动了农业工程、土壤肥料、生物学、植物保护等学科发展,促进了作物信息、异交生物学、气候变化与灾害防控等一批新兴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提升了学校学科整体实力。自认定以来,学校动物科学与植物科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连续成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作物学被评为B+以上等级的8个学科之一(共52所高校参评);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获得B等级;学校获得B-等级以上的学科数在全国农林高校中排名第12,在湖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3

协同创新   理论导航 创新引领 稻油丰产创纪录

中心以国家粮油安全战略重大需求为导向,凝练实施了四大协同创新任务,即:“超级杂交稻丰产工程”“多熟制粮食丰产工程”“油菜丰产工程”“南方稻田沃土工程”。以实施四大创新工程为牵引,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重点围绕南方现代粮油绿色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难题,多方式开展协同创新,取得一批重大协同创新成果,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协同效果明显,创新质量和效率大大改善。自认定以来,共承担“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与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长江中下游南部双季稻水肥高效协同与灾害防控丰产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方法与高效制种技术”“南方作物精量播种与精密化肥深施关键技术与装备”“长江中下游双季稻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项目154项,立项经费达7.6亿元;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5项、省级科技成果奖励44项。比较典型的协同创新成效有:

杂交水稻超高产协同创新

持续提高水稻单产,始终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重大需求。中心各协同单位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有较长的协同历史,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袁隆平院士统领下,攻克了杂交稻三系配套的重大难题,实现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历史性突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又协同开展超级杂交稻育种攻关,相继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三期高产目标的突破。

中心成立后,在保持亩产900公斤的高产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杂交水稻产量潜力,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新突破,袁隆平院士于2012年创新性提出了以“增库、扩源、畅流”为目标,以“高生物学产量、高收获指数”为特征的“半高秆超级杂交稻”选育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心以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生物技术平台为核心,汇聚各协同单位及国内外相关研发单位力量和资源,打造了一个集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种质创制、新品种选育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端育种大平台,初步形成了集基础理论研究、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品种推广应用于一体的大平台协同创新方式,开展杂交水稻超高产协同创新,取得了新的突破和重大成效。

实现了理论上的新突破。以袁隆平院士提出的 “半高秆超级杂交稻”选育理论为指导,研究形成了“超级杂交稻半高秆株型育种”新模式,构建了“高光效利用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超高产育种新技术路线,在国际水稻界引起巨大反响,引领了全球水稻超高产育种方向。

创制了一批突破性的材料与品种。采用基因芯片、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通过挖掘相关重要基因、研究远缘有利基因聚合机理以及超高产量形成生理生态特点等,共创制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多优势性状聚合的优异新种质、新材料、新品系500多份;共培育出产量潜力高、稳产性好、区域适应广的突破型杂交稻新组合28个,为实现超高产提供了重要的源头支撑。

以品种创新辅之以良法创新配套,实现了水稻高产的持续突破。2014年在湖南隆回县的百亩片单季平均亩产达到1026.70公斤,首次实现百亩片亩产过1000公斤的第四期超级稻目标。2016年在云南个旧市的百亩片单季平均亩产达到1088公斤(突破了国际水稻界公认的热带地区水稻单产极限1060公斤/亩),再创单季水稻产量纪录;在山东莒南县的百亩片平均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创下了北方区域水稻单产最高纪录。2016年在广东兴宁市实施双季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示范,双季早稻平均亩产832.1公斤,双季晚稻平均亩产705.7公斤,合计亩产1537.8公斤,创世界双季稻最高产量记录。2018年在云南个旧百亩示范攻关中亩产达1152.3公斤,再次刷新单季水稻高产纪录。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协同创新的重大突破,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创新成果于2014年和2016年两度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超级杂交水稻”和“两弹一星”等列入我国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工程技术成果行列,充分肯定了该项成果的国际领先性和对保障国计民生的极其重要性。目前,在袁隆平院士的统领下,正在实施第五期超级杂交稻(18/公顷)以及第三代杂交稻的协同攻关,以实现“禾下乘凉”的伟大梦想。

南方稻田油菜提质增效协同创新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35%,每年缺口达2700万吨,充分利用南方4亿亩冬闲田资源,大力发展油菜生产,不断提高我国食用油安全保障能力,始终是国家粮油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但是近年来,我国南方稻田多熟制油菜生产仍面临两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是效益低下、品质不高而导致种植面积下滑、产业发展萎缩;二是南方稻田地力下降、消耗加剧,发展稻田周年多熟种植能否保障稻田可持续发展。围绕这两个重大问题,中心自认定以来,以发展油菜产业为主体,以“稻田增效、可持续”为核心目标,聚集政府、企业、创新团队、经营主体等各方面资源和力量,以上下联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方式,组织开展油菜提质增效协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效。

围绕提高稻油复种指数增效。选育出了425日以前成熟、亩产可达150公斤的特早熟油菜新品种5个,填补了国内特早熟品种空白。特早熟油菜品种选育的突破,有效解决了南方稻稻油三熟制种植的茬口矛盾,为提高南方冬闲田油菜种植面积,实现稻稻油三熟制周年增产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特早熟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入选了2017年湖南省十大科技进展。

围绕品种提质增效。开展了油菜育种理论以及优质高效新种质新品种创制。研究形成了甘芥杂交育种理论,创制出高含油量、高油酸含量的黄籽油菜新种质,该项成果获2017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以黄籽油菜为突破口,育成了高产(亩产200公斤左右)、高含油量(48%以上)、高油酸含量(75%以上)的“三高”油菜新品种新组合16个,实现了集高产优质高效于一体的突破,新品种亩均增效贡献达200元以上,相关技术成果获得了2016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通过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创制出了一系列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的油菜新种质、新品系,其中最高达93.6%,创造最高纪录,品质媲美甚至超过橄榄油,有望成为油菜提质增效的一个新增长点。

围绕油菜多用途增效和机械化生产增效。开展了系列商用油菜品种选育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创新。选育的多色彩花油菜品种,成为南方区域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重要选项;选育的菜用油菜新品种,成为南方冬季蔬菜市场的重要一份子,为油菜富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针对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自主研发出了油菜耕、种、管、收机具12台套,示范带动湖南油菜生产机械化率从22.6%提高到了54.7%,亩均增效100元以上。

围绕稻田多熟种植增效与可持续。开展了以土壤物质转化、微生物活力为核心的耕作制度及栽培方式增效可持续研究。探明了稻油轮作条件下稻田养分变化规律,发现了稻油轮作不仅能显著改善稻田土壤质量及提高稻田土壤养分有效性,而且可使水稻具有增产5%-15%的潜力优势,并提出了稻油轮作养分高效利用的途径,其相关研究结果多次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Plant Physiology》,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有望取得原创性自然科学成果,为南方稻油多熟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自主研发的南方稻田油菜机械起垄栽培技术体系,不仅可使油菜亩均增产10%以上、节本增效200元以上,而且还可使稻田土壤地力有效提升,该技术2017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油菜生产推广技术。目前还开展了“稻+绿肥”“稻+马铃薯”“稻+玉米”等多种稻田耕作制度及其栽培方式增效可持续研究,正在形成南方稻田增效可持续创新体系。

自中心认定以来,油菜高效可持续生产关键技术创新相关成果在南方区域示范推广2200多万亩,新增收菜籽3.5亿公斤,新增直接经济效益20亿元,带动了湖南乃至南方油菜种植面积的稳定提升,湖南油菜播种面积由2013年的 1890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2050万亩。未来中心将继续围绕油菜高效与稻田可持续增效,以品种选育和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持续创新为重点,以油用与商用结合为手段,系统推进南方稻区多熟制油菜绿色优质高效发展,为提升国家食用油安全保障能力和稻田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下转三版)

协同创新结硕果 科技支撑谱华章——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回眸

南方水稻节本增效协同创新

(上接二版)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传统南方水稻人工种植模式面临劳动力严重短缺、用工强度大等严峻挑战,造成了“无人种田”“不愿种田”的困境。要求南方水稻生产从传统种植方式向机械化、适度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转型,一大批以机械、省工为核心的水稻新兴种植模式迅速兴起,但这些新兴模式存在一个共性的关键问题:水稻生产种子用量大幅增加、省工与增效尚未实现有机协调,导致水稻生产收益仍然低微,“不愿种田”之困境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如何实现转型期南方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这一关键问题,中心以“省种”为突破口、“节本增效”为目标,集聚中心育种、栽培、机械三大创新平台力量,组织种质创制、育种、栽培、土壤生态、生物防控、机械等团队,以多单位、多学科、多团队大协同创新方式,开展水稻节本增效协同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

围绕杂交稻品种省种增效,开展了杂交稻小粒型种质创制及其制种技术、优质专用品种选育等协同攻关。率先育成了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卓201S”,用种量比其他杂交稻亩均减少30%~50%;集成创新了“卓201S”杂交组合配套的轻简机械化种子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父母本混播混收及机械分离,提高制种产量30%以上,每亩制种成本减少500~800元,小粒型品种创制及其制种技术的突破为引领南方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提供了重要途径。针对南方稻区气候特点和生产需求,首次提出并建立了“性状机能协调型”育种技术体系思路,先后被4省(区)23家育种单位和企业采用,育成了适合双季稻机械化种植的优质高产专用早晚稻品种32个,推动了南方稻区水稻品种更新换代,实现了南方双季稻产量“双增一百”和效益“双增一百”,相关成果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人工撒播模式用种量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首创“激光平地”和“同步开沟起垄穴播”“同步开沟起垄施肥精量穴播”和“同步开沟起垄喷药/膜精量穴播”的“三同步”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实现了“精播全苗”“基蘖肥一次深施”和“播喷同步杂草防除”;研究成功有自主产权的激光平地和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具18台套,形成了水稻成行成穴和垄畦栽培机械化种植新模式。与人工撒播模式相比较,该技术可节种50%以上、节水30%以上、节肥15%以上、增产10%以上,相关成果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研究成功再生稻专用的水田窄轮四驱收割机,比现有履带式收割机稻茬碾压率降低25%以上,再生稻增产10%以上,为节约一季水稻种子、提高南方“稻+再生稻”产量和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传统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技术难题,成功研创了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水肥一体简易场地无盘育秧技术,并探明了杂交稻单本密植条件下分蘖大穗的增产机理,突破了单粒定位播种、单本成苗、少种盘根、大蔸取秧等单本密植机插秧关键技术,结合本田促控技术,集成了“一粒种、一棵秧、一蔸禾”的“三一”技术体系。与传统机插比较,该技术可减少种子用量60%以上,延长秧龄10~15天,大幅度提高了秧苗素质及耐机械栽插损伤能力,并有效解决了南方机插双季稻的季节矛盾。该技术通过袁隆平院士、张洪程院士等专家的技术评议,结论是达国际先进水平;在湖南、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等省126个点进行示范,亩均增产9.5%,其中在湖南安仁县进行的稻--油三熟制双季稻大面积示范,亩产达1193.7公斤,创造了稻--油三熟制双季稻高产纪录。该技术荣获了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组委会水稻年度创新技术奖。

自中心认定以来,相关技术已在南方累计推广4000多万亩,亩均增效150元以上,为有效解决南方水稻生产转型期“无人种田”“不愿种田”之困境,促进南方水稻生产机械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和水稻生产方式转变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南方稻田污染防控协同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粗放式发展造成了耕地的严重污染。目前,我国受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的耕地面积约1000万公顷,每年被污染的粮食达到了1000多万吨。南方稻区是我国污染重灾区,湖南目前被污染的耕地面积达71.5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23.7%。如何保障南方稻区粮油等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已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此,中心按照“一减”(从生产源头环节减少稻田化肥施用量)“一阻”(从产品生产环节阻控稻田重金属进入产品)“一消”(从产后环节消纳稻田氮磷等富余养分)的全方位系统防控思路,集成政府资源和多个团队,从种、土、产品、环境等方面,以构建循环式全技术链的协同创新方式,开展污染防控创新,取得了重要成效。

在稻田污染防控机理研究方面,开展了稻田土壤长期固碳生物地球化学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水稻土壤有机碳化的阻滞效应和水稻土壤微生物光合固碳机理,为稻田土壤培肥和稻田重金属固持等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途径。相关成果获2016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生产源头环节,围绕提高稻田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研发出了水稻机插与精量侧深施肥一体化的机具及配套技术,实现了肥料施用量的精准控制和定量、定点深施与机插秧同步。该技术在双季稻田亩均减氮磷施用量20%以上、氮磷养分流失量减50%以上、水稻亩均增产8%以上、节肥节工200/亩以上,有效减少了稻田源头面源污染。相关成果获201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生产环节,针对南方稻田部分区域重金属镉污染较严重的问题,从镉低积累作物品种创制、稻田镉钝化、作物叶面镉阻控等各环节开展协同攻关。创制了比现行普通品种降镉率高达90%以上的“低镉水稻”新品种(两优低镉1号),“低镉水稻”为保障南方稻米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研发了基于稻田土壤镉钝化的农田灌溉技术、土壤调理技术和植物移除技术等,以及基于叶面阻控的多靶向定量控制技术。以此为基础,创新了集品种创制、农田灌溉技术、土壤调理技术、植物移除技术等于一体的“VIP+n”水稻降镉技术体系,相关技术成果获得了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成果已成功转让湖南省宇丰农科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沈跃跃副委员长和国家环境保护部李干杰部长的高度评价。

在产后环节,针对稻田沟渠水体富营养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首创了绿狐尾藻消纳循环利用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大幅度消纳水体氮磷等富余养分,采用该技术处理的富营养化沟渠水体可使末端出水的COD及氮磷浓度达到国标的1/51/3以下,成本仅为工厂化治理技术的30%-40%;消纳养分的绿狐尾藻开发成稻田绿肥产品,实现了养分循环利用。目前,该技术已用于农村畜禽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效果显著,获得了原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和原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南方稻田污染防控协同创新成果为改善南方稻田生态环境、保障稻田作物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相关技术成果在南方稻田污染区示范推广累计620余万亩;在湖南典型污染稻区示范推广156万亩,为重振湘米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国际合作 拓展视野 加强合作 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中心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交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以国家对外战略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了合作水平与层次、创新能力与国际影响力。

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共建了一批国际合作创新平台与项目。自认定以来,中心创新全球合作模式,持续深化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等紧密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了国际合作项目15项、争取经费403万元。成功推动了中心牵头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加入“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和“‘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推动了核心协同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杂交水稻研究培训参考中心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

围绕提升学术影响力,举办了系列重大学术会议。如2017年、2018年连续成功举办了首届、第二届“国际水稻产业论坛”,共有20多个国家、地区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逾700名专家学者和官员前来访问交流,国际影响巨大。自中心认定以来,举办了“第11届国际种子科学大会”“亚热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第四届精准农业航空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亚洲精细农业会议”“作物多熟种植与国家粮油安全高峰论坛”“首届国际稻作论坛”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28场次。通过举办系列重要学术会议,掌握了国际学术前沿与发展动态,宣传了中心学术成果,促进了中心在相关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协同创新合作,提升了中心国际影响力。

围绕提升培养人才质量,多方式拓展了人员合作培养途径。一是建立了隆平国际高端农业人才培养中心,联合培养农业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助力“一带一路”农业发展;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建了国际访问学者培养基地。二是邀请了世界一流高校诸如英国 Harper Adams大学的Simon Blackmore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的Noguchi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张勤教授等一批国际高端人才前来讲学、指导与联合培养研究生等。三是派出团队成员到国(境)外著名大学与研究机构作访问学者67人、参加学术交流与访问200余人次;联合培养优秀中青年创新人才72人,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科生115人。

围绕国家对外合作发展战略需求,推进了技术创新成果全球转化。杂交水稻技术作为我国农业领域重大自主科技创新成果,于20163月与中国航天、中国中铁等顶尖企业的重大技术成果一道亮相澜湄国家合作展,李克强总理亲自推荐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向澜湄国家领导人及其随行部长级官员200余人介绍杂交水稻创新成果。目前,杂交水稻技术作为我国农业领域重点项目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已在东南亚、美洲、非洲等40余个国家合作示范推广,成为了“一带一路”国家打造“世界粮仓”的有力支撑,成为了我国开展对外工作的一块品牌。

服务社会 决策咨询 成果落地 为国家重大需求作贡献 支撑服务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中心以建设三个层次基地为抓手,加速中心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示范推广,为服务南方粮油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整合资源建设了15000亩的“2011协同创新现代农业综合实验区”。开展了粮油协同创新研究与技术成果集成熟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和现代粮油生产经营新机制新模式探索等。认定以来,中心大批技术成果在实验区完成了集成熟化;开展了以机械化、标准化为重点的多熟制粮油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实验区粮油机械化生产率达到100%,探索总结了多种现代粮油生产经营新模式,为技术成果转化和粮油现代化生产提供了展示窗口与示范样板。

启动实施了南方现代粮油生产示范工程。根据南方不同生态区域和粮油种植模式特点,重点在湖南和江西建设了12个基地县。以基地建设为纽带,汇聚了中心专家、行业部门专家、基层技术人员、产业骨干以及相关企业人员共计400余人,协同开展了政产学研合作的粮油绿色高效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取得了突出成效。如示范推广的南方粮油三熟制周年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模式在基地县推广40万亩,实现了大面积双季稻亩产1000公斤、油菜130公斤的目标,亩均增产10%以上、增效10%以上;示范推广的南方两熟粮油新技术模式,推广面积在基地县达到100万亩,全程机械化率85%以上;示范推广的“稻+鱼”“稻+虾”新模式技术,稻田养鱼、养虾面积20余万亩,带动农民增收近6亿元。示范工程产生了重要影响,2015年入选了“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新华网、光明网、科技日报、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对工程建设作了宣传报道,工程正成为示范带动南方粮油产业提质增效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样板工程。

中心人才资源与成果资源主动融入国家和湖南省及江西省实施的“超级杂交稻工程”“省长油菜专项工程”“水稻种质资源开发及超级稻创制工程”“稻田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等重大工程以及所承担实施的重大科技项目,以这些重要工程和重大项目实施为载体,推进中心技术成果在南方区域乃至全国进行转移转化。如: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在湖南、安徽、浙江、河南、山东、云南等16个省建设了88个示范基地,认定以来,累计在全国辐射推广面积3600多万亩,新增稻谷18亿公斤;油菜高效生产新技术在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甘肃等10余省份建设了32个基地,每年推广面积近600万亩。

中心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与示范推广,带动了南方增产稻谷28亿公斤;油菜种植面积增加1150万亩、增产油菜籽13亿公斤。并带动一批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企业和农机装备、粮油物流运输等相关企业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南方粮油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培训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

中心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及社会资源、资金,充分利用中心团队、客座教授、高级专家等人才资源,开展了多层次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一是基层人才培养培训。认定以来,开办了20期现代粮油生产骨干培训班,培训家庭农场主、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负责人等经营主体1000余人,使之成为了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生产骨干人才;开办了粮油生产系列技术培训,共培训了农村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种养大户等近3万人次。二是高校青年教师与管理干部培养。共选派了22名高校青年教师与青年管理干部,到示范工程基地县挂职科技副乡镇长,使之在农业生产一线成长成才。三是大学生培养。依托基地协同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中心90%的本科生在基地完成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社会调研等;80%以上的研究生在基地参与了科学研究,并完成了毕业论文。

充分发挥决策咨询作用

中心相关专家承担了“中国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生产体系发展战略研究”“我国农机装备现代化战略研究”“我国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应对策略”“粮食、园艺与经济作物和畜禽与水产生产方式转变战略研究”等4项重大战略咨询研究项目,获得经费支持720万元,为国家相关部门决策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心相关顶级专家在制定区域乡村战略规划、“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发挥了牵头或重要智库作用,牵头制定了隆平硅谷建设发展规划。中心专门组建战略研究团队,开展了南方粮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粮油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以及粮油产业发展环境保障研究,形成了粮油产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为各级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或咨询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市(州)、县(区)和乡村,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农村农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经营主体等制订相关发展规划或政策,主动为各级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等“建言献策”。目前,中心一批专家担任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顾问,成为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高参”,充分发挥了智囊作用。

中心运行的成功经验

创新管理运行机制,保证中心建设运行高效。中心各协同单位协议约定,中心主任委员会在中心理事会领导下,在内部机构设置、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经费管理、资源成果管理等方面充分行使自主管理权。中心主任委员会主要由中心平台主任和团队PI专家组成,中心充分依托主任委员会专家,充分利用牵头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在政策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在研究方向凝练、科研组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员考核评价与进出、资源整合、学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探索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的管理运行经验与模式。

建立创新任务导向评价机制,保障中心创新支撑粮油产业发展。为了促使中心团队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建立引进人才团队特区,实行封闭化管理、针对性考核。探索建立以重大创新任务为导向的创新团队评价机制,实施以质量与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制度;并引进第三方评价,实行第三方评价与中心科学咨询委员会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引导中心团队不断凝练研究方向、聚焦重大创新任务,确保中心创新支撑粮油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探索政产学研融合长效机制,促进中心建设改革可持续发展。中心通过组织实施四大创新工程和现代粮油生产示范工程,以工程实施为载体,促进中心与政府、行业部门、高校院所、企业、经营主体的深度融合,有效集聚粮油领域人才、平台、项目、信息等资源,推动上下左右联动创新,形成政产学研融合的长效机制,取得了重要成效,有力促进了中心建设改革可持续发展。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