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图书馆 许慧 张臻)近日,我校图书馆“一校一书”阅读推广活动之“大成论坛”连续举办第16、17期讲座,特邀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弘与作家徐志频担任主讲嘉宾,吸引数百名师生参与,为2025年“一校一书”活动拉开序幕。
4月14日,陈弘以《读书悟道:方法、效率与成功》为题开讲。讲座开始,陈弘对方法论、方法、稀缺资源、价值实现、自我管理、成功、效率等等作了全新阐释和定义。面对“AI时代为何仍需读书”之问,陈弘指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是认知能力、认知水平。读书是提高认知水平的最重要途径,通过读书学习,培养AI难以复制、不可轻易替代的的核心竞争力。他深度分析了少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反复研读《盛世危言》,形成实事求是思想萌芽,最终成为毛泽东思想精髓的过程,揭示出“书中读出新世界”的道理。他呼吁同学们多做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希望大家注重社会实践文化体验,多到岳麓书院、时务学堂、船山学社、新民学会旧址、第一师范、黄兴谭嗣同曾国藩故居等等地方去感受湖湘文化;去经典著作中汲取先贤智慧,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的有用之才。
互动环节中,陈弘一一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现场反响热烈。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谢方平总结表示,讲座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智慧,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指南。同时提出全校师生要以读书为径,以悟道为标,在阅读中汲取力量,在实践中成就理想。
4月15日,徐志频携《狂澜之下》以《左宗棠的家国事功与文化情怀》为题开讲。他通过史料展现左宗棠作为军事家、工程师、文教先驱的多重身份,剖析其“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与“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针对“左公在现代职场能否生存”的提问,徐志频以“三破三立”方法论回应,强调终身学习与跨界融合的重要性。图书馆馆长曾建英表示,讲座将历史智慧与学校学科发展目标结合,激励学子成为时代的创造者。
两场讲座从读书悟道到解读历史人物,为师生们带来了多元的知识与深刻的思考。启发师生们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提升自我,在成长的道路上积极进取,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