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环境与生态学院 梁运姗 黄霞)7月8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湖南洞庭湖平原站(农田)在我校浏阳基地挂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国顺,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何海军共同为站点挂牌。我校教学科研基地管理办公室(岳麓山实验室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刘浩源,环境与生态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教师代表等参加,环境与生态学院院长周耀渝主持。
湖南洞庭湖平原站(农田)位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的湖南中部丘陵农产品提供功能区,属于生态保护80个重要监管区域(洞庭湖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重要保护区)。该站为“一站四点”(常德桃源、岳阳君山、长沙金井和长沙浏阳)式,主要以农田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农田耕地质量变化监测、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为主要工作内容,具备生物、土壤、水质等多元生态环境要素长期观测能力。
杨国顺指出,生态质量综合监测工作的实施,是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洞庭湖平原站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标志着湖南洞庭湖区生态保护成效和农田系统科学监管水平得到国家层面权威认可。我校将以此次挂牌为契机,与合作共建单位携手并肩,努力将洞庭湖平原站建设成为全国农田生态监测的标杆。
何海军表示,洞庭湖流域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鱼米之乡",其农田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耕地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及长江经济带生态平衡。他强调,站点要始终坚持数据真实性、成果转化性和技术示范性的导向,积极打造农田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的“湖南模板”。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湖南洞庭湖平原站浏阳站点。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