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宣传部 郭慧)10月6日—10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我校校长邹学校一行奔赴新疆塔里木、库尔勒、乌鲁木齐及内蒙古包头开展辣椒产业考察。
天山脚下,半年前移栽的辣椒迎来丰收。邹学校院士团队深入田间,重点考察了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辣椒新品种表现,观摩规模化采收作业,并调研辣椒就地干制工艺。大型收割机轰鸣而过,火红辣椒尽数归仓,展现了“良种+良法”带来的高效产能。
在包头,邹学校院士团队考察了盐碱地辣椒品种适应性情况。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院士团队选育的品种依然绽放出饱满的“中国红”。这是科技兴农最有力的注脚,也为拓展耕地资源,赋能边疆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与路径。
新疆塔里木地区,邹学校展示挂果满满的辣椒。
新疆博湖县本布图镇,货车装满刚采收的辣椒。
新疆博湖县本布图镇,辣椒基地采用机械化采收技术,作业效率实现大幅提升。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邹学校手拿“辣椒花”,观察辣椒大小色泽。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院士团队查看辣椒生长情况。
新疆焉耆垦区,邹学校帮助当地企业解决辣椒机械化采收过程中的问题。
新疆焉耆垦区,适宜机械化一次性采收的辣椒品种。
新疆河静区域,辣椒人工采收现场。
新疆沙湾地区晾晒场,辣椒铺满地。
新疆博湖县晾晒场,辣椒铺成了一片壮观的“红色海洋”。
内蒙古包头市,盐碱地上长满红彤彤、密匝匝的辣椒。
内蒙古包头市,工人正在分拣干辣椒。
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打不素八村,院士团队查看耐盐碱辣椒长势。
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打不素八村,院士团队了解耐盐碱辣椒不同栽培密度实验情况。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