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6/07/13
作者:张茧 李苗 王玲 陈玲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李苗
点击: 次
本报7月11日讯(记者 张茧 通讯员 李苗 王玲 陈玲)连日来,全省各高校纷纷拉开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序幕,一批批满怀热情的学子,以“践行荣辱观,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积极投身于广大基层和贫困山区。
湖南农业大学启动了“大学生与新农民双向素质教育示范工程”,1000名大学生组成了新农村政策宣讲服务团、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服务团、大学生科技兴农服务团、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团、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动物医学院4位资深教授带领20多位学生,来到益阳市长春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们将举行牲畜疫病防治、养殖培训,为当地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
衡阳师范学院创新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寸草心”计划,围绕“感恩、责任、荣辱”,倡导大学生反哺故土,回报家园。他们将“寸草心”计划的重点定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大学生们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的智力优势,分赴耒阳、衡山、衡东、衡南、常宁五县市,组织留守儿童阳光训练营,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灵关怀、心理辅导与成长拓展训练等,同时对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进行调研,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探讨有效解决措施。
湖南大学也围绕“践行荣辱观,建设新农村”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院系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深入农村进行宣讲,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06年7月12日《湖南日报》A1版 作者:张茧 李苗 王玲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