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欢快的腰鼓声里,“湖南农大科技富民双百工程示范基地”的牌子挂上了,憨厚的村支书肖佳仁,笑得嘴巴都合不拢。有了这块牌子,意味着农大的教授们将定期来村,把最好最新的养殖技术传授给农民。养猪大户贺庆明去年出栏300多头,平时常有困惑,他高兴地说:“好啊,今后有技术问题再也不愁了!”
8名教授中,施启顺、柳小春两位博导最引人注目。半月前,他们培育出来的湘虹猪和湘益猪两个配套系,通过了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是我省开发的第一代优质猪种配套系,不但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还特会生崽。新品种刚刚问世,两位博导就联合一起攻关的正虹饲料,把32头湘虹种母猪和1头种公猪引进村里。33头种猪被几个养殖大户一下子就分完了。没有买到的农户们将教授团团围住,希望走走“后门”。
教授们一一来到村里的养殖户家里,看猪舍,问情况。在村民余建军的猪舍外,柳小春教授带头先消毒才进去。一番察看,她说:“猪喂得不错,皮光毛亮。卫生环境还要改善,太潮湿。其实猪也和人一样,讲究生活舒适呢。”她建议余建军,夏天猪舍要常冲洗,闻不到猪粪臭,看不到苍蝇飞,猪自然就长得好。
看了一圈,已近中午,教授们仍不肯休息。曾德年教授来到村农校教室,为养殖户上了一堂生动的“健康养猪”课。其他教授也坐在一旁,随时接受村民咨询,酷暑高温下,教授们的衣服早已湿透……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06年7月13日《湖南日报》B1版 作者:张茧 李苗)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