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处、创新创业学院 魏先杰)4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与学校联合主办的“十百千万”农业新质人才培养工程举行。活动以“聚焦新质人才,共筑校企桥梁”为主题,吸引了拜耳(中国)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20余家知名涉农企业高管、行业知名人士及师生代表参与,通过科技成果推介、校企合作对接、“职”面未来风采大赛 、“高管大讲堂”“校园招聘会”等系列活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农业新质人才培养。
4月18日晚,首场科技成果推介会在长沙隆华国际酒店举办。植物保护学院黄国华教授、机电工程学院李超教授等专家团队,围绕新型绿色农药创制、农业废弃物转化生物饲料、碳减排监测技术等5项前沿成果进行推介。
4月19日上午,活动开幕式在学校修业讲堂举行。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书记兼副秘书长李立,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谢方平等领导出席并致辞。李立详细介绍了“十百千万”工程的十年规划,表示将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高管导师制等模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谢方平强调,学校始终秉承“强农报国”使命,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培养了大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此次活动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重要实践,期待校企携手探索产学研融合新路径,为农业强国建设输送更多“懂技术、善经营、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在“职”面未来大学生风采大赛决赛中,10位选手围绕技术、营销、管理等岗位,通过3分钟求职展示、7分钟评委互动及现场直聘环节,展现专业素养与职业规划。来自拜耳、隆平高科、巨星农牧等7家企业的高管担任评委,从简历制作、沟通能力、岗位匹配度等维度精准点评。最终,10位选手共获得评委企业“直聘”资格26次,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优秀的“职”面未来能力获得了企业实习或就业绿色通道资格。
4 月20 日上午,聚焦种业创新、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的高管大讲堂开讲。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技转分会副会长张孟玉以《多维度视角下的种业创新思考——农业“芯片” 的数字化升级之路》为题,解析种业科技前沿与数字化转型趋势;隆平高科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黄丹分享《拥抱未来 打造更美好的自己——成为未来现代农业发展之人才》,强调复合型人才须具备的“学习力、执行力、抗压力”;湖北省技术市场协会理事长袁国保则围绕《中非农业科技与农产品国际化战略合作路径》,展现农业国际合作的广阔空间为学生打开全球化视野。
与此同时,15家企业携生物科技、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千余岗位亮相校园招聘会,涵盖隆平高科、长沙正大、华智生物等行业龙头。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与企业代表深入交流岗位需求与职业发展路径,部分企业当场与学生达成录用意向。活动同步开设企业宣讲会,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活动过程中,企业代表实地考察了岳麓山实验室、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地,深入了解学校在杂交水稻、镉低积累品种研发等领域的科研突破。在学院与企业对接会上,农学院、园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等与多家企业就技术合作、人才定向培养等达成合作框架。
据悉,“十百千万”工程是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旨在探索农业后备人才创新培养模式,计划用10年时间,分批邀请100家领军企业作为发起或战略合作单位,年均安排1000名高管或专家担任校外专业导师,重点培养10000名学生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高端技术人才。本次活动是“十百千万”工程在湖南省的首场实践,不仅为农大学子搭建了直面职场的桥梁,更推动了校企在技术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学校将持续优化“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携手企业共育新质农业人才,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