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识教育中心 王蕾丝)4月24日下午,学校第十四期通识教育大讲堂在学海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西安理工大学孙强副教授作题为《通识教育兴起背景下的人工智能前沿进展思考》的专题报告。来自全校各学院近200名师生参加,学校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王永昌主持讲座。
孙强回顾了人工智能从1956年诞生至今近70年的发展历程,通过“三起两落”的生动比喻,详细解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经历的两次寒冬与三次发展浪潮。在探讨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时,孙强强调,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发深刻的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他引用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成果,说明人工智能不仅在计算机领域取得突破,更对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产生深远影响。他提醒,人工智能发展必须坚持“负责任”原则,建立可信、可靠、安全的体系,确保技术发展始终以人为本。
围绕“何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何为”这一主题,孙强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在专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通识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尤为重要。他提出“德志识才学”五位一体的培养理念,特别强调“胆识”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结合湖南农业大学以农科为特色的办学实际,他建议学校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通过通识教育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跨学科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针对AI时代的教育变革,孙强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AI在个性化学习、自适应教学、教育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他指出,教师应当主动拥抱智能技术,将其作为教学创新的有力工具,但同时要保持教育的主体性,避免技术异化。
互动环节,孙强与现场学生交流了AI绘画、文科发展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建议学生夯实基本功,理性看待技术冲击,同时积极拥抱变化,在技术与人文的融合中寻找新机遇。与会师生表示,讲座内容丰富,为师生提供了人工智能与通识教育交叉领域的新视角,助力培养兼具专业深度与人文广度的复合型人才。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