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头条新闻
  • 综合要闻
  • 媒体农大
  • 电子校报
  • 网络校报
  • 视频新闻
  • 在线广播
  • 专题报道
  • 理论教育
  • 网上橱窗
  • 农大人物
  •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您当前位置:湖南农业大学新闻网  > 校外新闻  > 国内新闻- 浏览文章

    我国首次在西沙进行地磁勘测

    2004/03/15 12:00:00  点击数:
        一支由4人组成的中国地震局地磁流动测量小分队近日抵达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开始执行我国首次西沙野外地磁勘测任务。据了解,在经过实地的考察和论证后,我国有关部门将在西沙建立第一个地磁变化长期测量点。 

        在经过16个小时艰苦的海上航行之后,测量小分队的成员们顺利到达了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在抵达目的地后,队员们就扛着70多公斤的勘测器材,在这个面积为两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开始徒步勘查,寻找勘测点。尽管此时才是2月,地处热带地区的永兴岛上却早已是艳阳高照,气温已经接近30摄氏度。永兴岛上绿树成荫、风光旖旎,羊角树、美人蕉几乎遍地都是,野蓖麻、野棉花随处可见。队员们顾不上欣赏景色,迅速建立了两个勘测点。 

        测量队员韩炜表示,勘测点的选择必须避开各种电磁干扰源的影响,测点周围的地形也要比较平坦,这样测点周围的地磁场才能比较均匀。在经过5个多小时的连续作业后,汗流浃背的队员们收获了第一批西沙地磁数据的宝贵资料。 

        在完成测量后,队员们在测量点埋下了一个40厘米长的弱磁性标桩,作为永久标志。为了保证磁测资料的可靠性与连续性,队员们还用指南针与水平仪校对好标桩的方位与取向,将桩埋入地下30厘米左右,填平固定。 

        中国地震局负责指挥此次任务的负责人张毅告诉记者,地磁基本数据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对于地球科学、资源探测、航空航天、交通通讯、国防建设、地震预测、环境监测、空间天气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广泛的实际应用。在地磁研究中,地磁观测是一项艰苦而重要的工作,此次能够成功在西沙建立地磁长期观测点,对于建立完整的全国野外地磁观测网络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绘制准确的《中国地磁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悉,在完成对西沙的地磁勘测任务之后,测量队还将在未来的两个月内在海南、广东、福建、安徽等省区对100多个测量点进行连续的野外勘测,预计行程将超过两万公里。




    点击下载文件:附件:
  • 作者:新华网
  • 来源:新华网
  • 编辑: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