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教育学院 张文雅 万天赐)5月9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应邀作《走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主题学术报告。教育学院部分教师及全体在校研究生参会,学院院长郭丽君主持。
报告中,卢晓中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人工智能时代特征,深入探讨了未来教育发展方向。他指出,数智时代推动教育进入新领域,教育数字化是发展新赛道,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在多方面变革。未来教育具有“适应性培养”与“引领性培养”双向度定位,应是教师与人工智能教师协同共存模式,要警惕“认知外包”问题。在人才培养上,思维能力是核心,尤其要注重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培养,发展求异思维,实现立与破的统一。教育发展路径上,要以人文主义教育观为逻辑起点,实现从适应型到创新型、从信息化到现代化、从标准化到定制化的转型,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及强化科技与人文协同,以“通识教育、创造力教育、人文教育”为支点,培养“综合思维、创造思维、人文思维”,实现从“智能教育”到“智慧教育”的跨越,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在互动环节,卢晓中围绕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防控、学生素养评价路径等问题与现场师生展开深入交流,并结合实证研究数据进行详细解答。郭丽君表示,报告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为师生厘清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前沿方向,对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