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审查相关资料,经质疑答辩和认真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达到了各项考核要求,项目通过验收。
项目由我校熊兴耀教授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南京科技开发总公司、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承担,同时还有湖南龙山县金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未名创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参加。
项目在能源型专用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薯类燃料乙醇高效发酵菌种改良、薯类生料同步糖化发酵及乙醇脱水关键技术、生物柴油绿色高效催化剂、生物柴油清洁生产工艺、生物液体燃料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提出了能源型品种选育目标,建立了能源型品种选育技术体系,选育出了新一代能源植物品种若干个;建立了γ射线辐照降解新方法,实现了薯类燃料乙醇无蒸煮糖化发酵工艺;开发出了原料广适性生物柴油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了节能减排;开发出了副产物转化沼气、饲料、聚酰胺固化剂等新技术,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还选育和构建出了高耐受性和多功能酵母菌株、薯类生淀粉糖化酶高产菌株,发酵性能有较大提高;研发出了高酶活性脂肪酶高产菌株、生物柴油高效催化剂、甘油沉降耦合酯交换装置,提高了生物柴油单程转化率。项目产学研密切结合,边研究,边示范,边应用,减少了技术转化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效率。项目建立了薯类和能源油料林规模示范基地,建立了万吨级薯类燃料乙醇、万吨级生物柴油生产、千吨级聚酰胺固化剂示范线。项目共申请专利30项,完成成果鉴定8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完成技术标准8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90多篇,培养研究生50余名。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国家能源体系建设储备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对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生物质醇类燃料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苏小军)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