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调研小组对“百村百名大学生”培育工程学员进行了采访,并了解了学员在培训前后的各方面的变化。随后,针对“百村百名大学生”培训工程,调研小组采访了乌溪村村干部。村干部谈到,培育工程应该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公共服务方面入手,培养行政管理人才,注重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创新。特别是针对当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应适当地增加“百村百名大学生”培育工程中的环境学、电子政务等专业,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加快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与乌溪村村委会干部的聊天中,调研小组还了解到,乌溪村的部分的土地已经被征收,将要进行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发展远程教育。特别是针对小孩子的教育建设的另一个项目-----诺贝尔摇篮,作为一个后勤服务基地,为亲子活动提供了场所,并教小孩子动手实践,学习一些种植的基础知识。此外,乌溪农庄、乌溪山庄也正在建设当中。村委会干部还告诉调研小组成员们,目前乌溪村正致力于申报省级生态村。
(张咪 刘莎)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