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专题讲座顺利开展(组图)

时间: 2016/05/17   作者:银小兰      来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点击:

 

中南大学唐海波教授主讲“大学生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江光荣教授主讲“辅导员的助人技能”

本网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银小兰)512日上午和 513日上午,我校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八教学海厅举行了两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专题讲座,分别邀请了两位心理学知名专家担任主讲嘉宾。第一场由中南大学的唐海波教授主讲,以“大学生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为主题;第二场由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江光荣教授主讲,以“辅导员的助人技能”为主题。各学院副书记和全体辅导员聆听了讲座。

512上午,唐海波教授从某高校一个因抑郁症杀人的案例开始,表明抑郁症不仅有自杀的风险,还有自杀扩大化的危险。唐海波教授介绍了抑郁症的几大典型症状,导致抑郁症的具体原因以及抑郁症的如何治疗,并重点诠释了抑郁症是有自杀风险性,因此如何早发现以及早治疗非常重要。在讲座中,各位副书记们和辅导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情况,纷纷提出自己所遇到的具体个案以及有疑惑的地方,唐教授一一进行了专业而详细的解答。唐教授的讲座为辅导员老师们在深入开展工作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这种接地气的讲座方式也让老师们深感受益匪浅。

513上午,江光荣教授首先从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入手,认为关系是工作的基础,阐述了“江氏助人关系模型”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情感联接和工作取向。并认为建立建设性的帮助关系包括了:真诚、尊重、少用/慎用评价、平衡个人性与职业角色、倾听、理解并表达理解等要素。江光荣教授详细讲述了助人的三阶段模型:探索——领悟——行动,并分别从如何促进探索的谈话技巧、促进领悟的谈话技巧以及行动落实的改变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讲解。江光荣教授和现场的老师们进行了“反应性倾听”的练习,让老师们感知如何倾听和释义才是真正的理解当事人的感受。江教授在讲座中对于助人的技能技巧娓娓道来,细致而生动。

下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邀请了江光荣教授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做了相应的指导,认为大学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们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地方,大学课堂应该有现场感、现实感,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体验。希望老师们能够与学生真正融入,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灵性得以绽放。同时建议老师们应该有更多的自主权,才会更有创造性。江教授的现场指导为任课老师们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从思想上给老师们进行了指引,具有重要价值。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