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联合长沙市农委等单位联合培育长沙首批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组图)

时间: 2017/12/07   作者:裴昌胜      来源:继续教育学院      点击:

长沙市第二届现代青年农场主第二阶段(A1740期)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长沙市第二届现代青年农场主第二阶段(A1740期)培训现场

本网讯(继续教育学院 裴昌胜)12月4日,我校与长沙市农委及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携手举办的“长沙市第二届现代青年农场主第二阶段(A1740期)培训班开班典礼”在翔天酒店举行。来自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的200余名学员“回炉”提质,开展为期8天的培训。他们将成为长沙首批中级或者高级新型职业农民。

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田建湘介绍说,湖南农业大学在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三农”教育培训中,不仅“请进来”,让学员走进城市集中培训,而且“走出去”,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走访、交流、跟踪服务。为了让培训提质增效,第二阶段的培训课程,既注重同类专题知识档次的提升,又注重现代青年农场主知识面的拓展。同时要求学员“心怀感恩,珍惜机会”、“遵守纪律,浓郁氛围”“配合管理,确保顺畅”,为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建设铺路设标。

长沙市农委科技教育处处长夏礼明表示,对符合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条件的学员,在学员自愿申请、县市推荐的基础上,经市农委审核,对具有相应学历的学员颁发中级、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这将是长沙市首次颁发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证书。期望培训能够为学员开拓视野、打开眼界、提高能力、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撑。

培训根据参训人员需求,采用订单式教学模式,既有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也荟萃了农业部科教司、清华大学、湖南省食药局、湖南商学院、唐人神公司的专家代表。培训内容基于订单式深化培育的需要,开设与农业项目申报与管理、互联网营销、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生态农业发展等相关的时新、时需而且学得进、用得上、带得走的课程。   

来自宁乡市的长沙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火雯说:“参加湖南农业大学的培训让自己重新认识了农业。做好农业不仅要做好管理、销售工作,更要与自然灾害作斗争,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堂和田间的相互验证。2017年我改变了生产、管理模式,无花果基地产量达到了1000斤一亩,创立了“互联网+农业”模式,与大型企业组建了友好合作关系,4个多月就销售100多万元。”

长沙县庆福园家庭农场的袁略宏说:“通过培训增加了自己选种、播种、移栽、管理、成熟、收割、精确施肥等方面的技术,促使自己积极探索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2017年收入增加纯利润5万元,将尽力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真正成为一名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

这是再度参加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学员们的真实心得,他们在去年12月参加了长沙市现代青年农场主的第一阶段培训。

据了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长沙市农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长沙市大力培养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部署、加快建构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将在四五年的时间里,对全市规范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植和养殖专业生产基地、种养和流通大户、农业企业、休闲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经营负责人和骨干在内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进行分级分批轮训和重点培育,并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培养模式,为国家农业发展贡献长沙智慧。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