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晖是湖南农业大学一位普通教师。她34年如一日,在精心教书育人的同时,还与课题组的同事刻苦攻关,成功将只能在年降雨量600毫米以下地方种植的欧亚种葡萄,引进到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推广面积达20万亩,为农民增收至少5亿元。为指导农民种植,身为教授、博导的她,足迹遍布全省50多个县市,行程上万公里。
今天上午,石雪晖本人、她的同事杨国顺、学生韩艳婷和光明日报记者唐湘岳,在湖南大学向大家介绍了她的事迹。石雪晖情系三农、关爱学生、忘我工作的事迹,引起台下阵阵掌声。“她记得所有学生甚至学生爱人的生日,但她自己的生日,没有一个学生能打听到。”当报告团成员说到这个细节时,台下的一位女教师红了眼圈,她请记者转告石老师:“好好爱惜自己,别累坏了。”
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副省长郭开朗出席报告会。梅克保在会上号召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组织开展向石雪晖学习的活动,并把这一活动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
走近楷模
石雪晖:“南方吐鲁番”的葡萄神话
【事迹】
曾经,在她的心目中,教师就是在讲台上讲课,在实验室里做课题。然而,当她成为一名农学教师,耳闻目睹前辈们的工作后,她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作为农学教师,自己的工作重点到底在哪里?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她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从此果园就成了她的第二课堂。她把最先进的葡萄品种和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因为有了她,湖南的葡萄种植从零星几百亩发展到如今的43.7万亩,众多农民成为万元户、十万元户,甚至百万富翁。
“我只想让农民快点致富。”说这话的时候,石雪晖黝黑的脸上放射出红葡萄似的光芒。
【简介】
1949年出生,中共党员,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导。今年5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9月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
【语录】
□我非常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如果要我放弃,我真不知道我能干什么!
□农药有毒,你们年轻人受不了,我老了,手皮厚,比你们抵抗力强一些。
□我们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
□当一个老师很容易,当一个好老师很难。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0年12月2日《中国教育报》1版 作者:李伦娥)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