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全省教育大会在长沙召开。我校师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锚定新目标,奋进新征程,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农大力量。
农学院党委书记 刘敏
全省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为学院发展注入新动能。农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紧抓作物学科作为湖南省“双一流”重点支持学科的时代机遇,坚持党建引领,深度对接湖南高教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以一流定标立向,聚焦“农”字特色,聚力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范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以教育之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以科技之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实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教育强省、农业强省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园艺学院院长 武涛
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聚力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2025年是全力冲刺“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我校园艺学科前期顺利入选了湖南省“双一流”建设计划中优先支持和重点保障建设学科。在我校争创“双一流”建设的特殊节点,园艺学院全体师生将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自身在我校冲击“双一流”建设工作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聚焦“双一流”建设各项指标,团结协作,大力谋突破,确保我校“双一流”建设各项部署落实到位,推动我校园艺学科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 周智
全省教育大会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与学院办学定位高度契合。学院通过校企联合攻关项目、跨学科课程体系及项目制教学模式,已初步构建起“农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格局,未来,学院将以大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优化教育—科技—产业—金融全链条融合机制,推动教学体系向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同时深化与湘江科技创新院及国际资源的合作,打造湖南高等教育改革的“农业科创样板”,为全省乃至全国输送更多扎根田野、引领变革的卓越工程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胡艺华
全省教育大会擘画了教育强省蓝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将以高度的自觉、自信、自强,切实运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深入挖掘、充分整合本土的特色资源和优势力量,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突出堵点进行科学分析和探索解决。坚持因地制宜,着力破解思政课教学资源供给短缺的堵点;坚持深度融合,着力破解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滞后的堵点;坚持整体构建,着力破解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不全的堵点。整体探索构建“思政+三农+艺术”思政课教学模式,为推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供湘农样本、注入湘农力量。
教育学院院长 郭丽君
全省教育大会聚焦教育强省建设,明确了教育发展方向。教育学院积极面对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职教师资培养上以职教公费师范生培养创新为基础,探索中、高职与高校贯通培养的新路径,实现学分互认、评价共认的职普融通新模式。进一步深化地方政府指导、行业企业参与、中高职学校融入、高校主导的培养供给侧改革,培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的卓越职教师资。
学生工作部、武装部部长 李姣
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紧扣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工作队伍,着力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新型农业人才,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为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奋力贡献湘农智慧和力量。
教务处副处长 周耀
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重点工作中强调以推进高校“两优”改革为抓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校将重点聚焦服务我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总量控制、增量限制、存量优化、内涵重塑”的原则,加快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急需领域实战人才和拔尖创业人才培养,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优势特色,深化跨院联合、跨专业联动,完成调整优化本科专业布局。到2027年,本科招生专业数控制在70个以内;停招一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省内布点较多的本科专业;整合合并一批课程体系同质化较高的本科专业;新增一批新农科、新工科及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完成新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副部长兼副院长 龙小军
2025年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教育强国建设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攻方向,要锚定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机制,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湘农研究生力量。
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处副处长 王佩之
在全省教育大会的指引下,全新的发展契机已然来临,我们备受鼓舞、干劲十足,为我们对大学生创业创新开启全新思考维度。我们将精准引导学生依据市场需求开展创业实践,优化学校创业平台,加强构建师生企共创模式,力促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同时,深度链接企业资源,广拓渠道、多维共建,塑造富有活力与潜力的创业实践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 奉海玲
作为涉农高校辅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自我,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强化作为一名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情感归属和价值认同。结合大学生特点和学院发展特色,正确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发展同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培育具有“知农、爱农、兴农”素质的实用型“三农”人才,为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园艺学院2022级园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曾鸿哲
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绘制了宏伟蓝图,为我省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茶学博士,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备受鼓舞。我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依托岳麓山实验室的强大科研资源,以“三湘四水五彩茶”为切入点,创造性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工作。同时,还要走进田间地头,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发展为目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中的实用技术,助力茶产业振兴。
农学院2023级作物学专业硕士生 封烨
作为新时代的农学学子,我将勇担青年使命,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将专业知识与农业实践相结合,聚焦农业前沿技术,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境与生态学院2023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 吴连东
作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我将苦学知识、勤练本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青春,为绿色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