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湖南省第二大农作物,也是第一大冬季作物。湖南是双季稻主产区,在2800多万亩双季稻中只有18%面积种植油菜,主因是油菜与双季稻季节矛盾,以及种油菜用工多而弃种,致使全年1/3的光温水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解决双季稻区发展油菜的问题,湖南省政府设立了该项目,湖南省科技厅亦设置“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重大专项,立足湖南省省情及油菜生产现状,发展冬季油菜存在品种成熟期不适中,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以选育早熟品种、进行机械的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
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率科研团队,经过三年多努力,在早熟油菜品种选育、机播、机收、栽培技术研究等环节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亩产130kg、纯收入300元以上的三熟制早熟油菜机械栽培技术规程,开创了南方双季稻油菜机械栽培的先河,使该省油菜播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总产位列全国第三。此外,研究还培育出多个适合双季稻区种植的早熟油菜品种,研制出一次施用的油菜专用包膜控释肥和油菜催熟剂;研制两种联合播种机,一种联合收割机。
该项目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徐守盛作重要批示,副省长徐明华主持召开专门会议部署项目的下阶段工作,旨在使油菜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促进该省生油菜生产再跃新台阶。 官春云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油菜早熟品种选育、油菜生产机械、栽培技术和示范推广四方面工作。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2年10月12日《科技日报》10版 作者:俞慧友 李苗 谭太龙)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