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上“高原”、起“高峰”

时间: 2016/05/17   作者:刘新春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

编者按: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推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的重大举措,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日前,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共同举办湖南省首届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机遇、挑战与担当主题,既谈怎么看,又谈怎么办,进一步增进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本版今日特摘要编发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

    把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成思想的高地、红色的阵地、人才的洼地和立德树人的基地

    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肖君华

    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高端论坛启动为标志,我省重点马院建设必将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按照中央要求和省里的部署,要切实把认识提起来,把精神振起来,把措施实起来,集中力量推动我省马院发展沿着正确方向上高原、起高峰

一、要在。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俗话说,做哪行,说哪行话。身在马院讲马列,既是天经地义,也是职责所系。身在马院尸位素餐会贻误党的事业,非马”“污马更会损害党的事业。马院教师绝不能成为西方利益和错误思潮的代言人,马院的讲台和课堂绝不能成为错误思潮、错误言论的传声筒。这是一条底线、红线,也是一条生命线。

二、要在。马院的教师既要做积极有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传播者,更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践行者。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对某项事业没有信心、没有信仰甚至了无兴趣,就不可能将全部心思、全部精力、全部智慧倾注其中。口上讲马列,心中有问号的现象,要在重点马院建设中坚决予以纠正。

三、要在。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维运动的珠穆朗玛峰,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既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马院的教学科研人员无时无刻不与马克思主义打交道,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应该悟得最透彻,也应该用得最娴熟。在,就要学以促用、用以促学,把看家本领经常拿出来练一练、用一用,奔着炉火纯青的境界去,即使达不到也要确保宝刀不老一技在身

四、要在。 历史与现实表明,从没有哪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让资本主义的卫道士如此恐惧,从没有哪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如此休戚与共。在,往小处说,要维护马院声誉、为马院争光;往中处说,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六个二级学科发展好,把基本理论说清楚说明白说得让人信服;往大里说,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大道,勇做有几把刷子的马克思主义卫道士。要把抬起来,树立姓马光荣意识,以在马院为荣,以教马列为荣,做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要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实际行动,敢于善于同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观点、错误言论作斗争。

五、要在。当前,马院发展的时机已至,势在形成,关键是抓住机遇、找准方向、明确重点、乘势而上。兴,就要深耕主业,精准发力,切实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一批重点学科、一批交叉研究方向、一批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汇聚一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师、名师、德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聚焦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推进理论创新,积极贡献理论智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积极作为、进位争先。总之,要切实把我省马院打造成思想的高地、红色的阵地、人才的洼地和立德树人的基地。

    立足湖湘  走在前列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陈宇翔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办好思政课。马院作为高校实施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要机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其建设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全局,事关马克思主义事业的薪火相传。湖南大学马院成立于20033月,是新时期全国较早成立的马院。早在新中国诞生之初的19502月,时任湖南大学校长的李达就在学校设立马列主义教研室,亲自为师生讲授《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积极培训师资,奠定了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良好基础。当前,高校马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省级重点马院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湖湘文化和红色传统,选准方向并持续发力,构筑湖湘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板块,为创新和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当代湖南人应有的贡献。省级重点马院所在高校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学科,力争全省有若干马院进入全国重点马院行列。

    抓住问题  创新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吴家庆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我国高校既是年轻的学院,又是历史悠久的学院。追溯其成长历史,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新世纪初期、党的十八大以来等四个值得关注的时间节点。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基地、研究高地、思想阵地是马院的主要任务和责任担当,讲授、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天经地义,责无旁贷。当前,我省高校马院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一系列战略举措将从根本上改变思政课散、弱、边的困境,马院发展的春天真的到来了。同时,马院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科布局大而欠强、学科整合分而欠清、教师队伍杂而欠专、学术研究宽而欠精、课程教学教而欠育、学生对思政课认而欠同、资政服务做而欠优等。建设重点马院,要切实走政治建院、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制度治院的路子。

    勇于担当  不辱使命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李佑新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救国需要马克思主义,兴国强国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与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更加深刻复杂;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艰巨。在此背景下,马院的根本使命就是加强高校思想意识形态建设。思政课建设是核心任务。只有通过系统的思政课教学,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科建设是支撑基础。只有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才能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学理支撑和人才队伍支撑,才能为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引领社会思潮提供智力支撑。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是决定高校马院能否履行其使命的关键,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决定高校思政课实际效果的关键。师资好则课堂好,师资强则学院强。

    抓好统筹  形成合力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徐德刚

建设好重点马院,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大关系,抓好统筹,形成合力。一是大气候与小环境的关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马院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为马院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大好环境。但各地高校对马院建设的认识、对政策的落实参差不齐,小环境与大气候还不尽适应。因此,务必强化小环境建设,狠抓政策落实。二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是建设好重点马院的必要条件,但思想政治教育短时期内难以取得明显成效,不能指望立竿见影。必须立足长远,防止急功近利。三是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关系。高校及教师普遍看重科研成果,相对而言,对于理论宣传和社会服务重视不够。要完善功能定位、转换思维,加强理论研究成果向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转化应用,提升理论服务社会、指导工作的能力。四是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加强学科建设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因此,要将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使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教学改革。

     深耕主业  巩固基业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张若飞

    在价值多元、社会转型,改革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的今天,青年大学生这个活跃、年轻、生机勃勃的群体,思想困惑和生存焦虑尤为突出。这亟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深耕主业,巩固基业。一要担当立德树人的责任。注重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大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其审时度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注重调整话语方式,以年轻人喜爱的主题活动、实践项目滋养心田、锻造人格,把马院打造成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二要在,担当巩固壮大主流思想的责任。要着力解构西方话语体系,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话语体系;着力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力度、广度与深度,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建强学科  厚植优势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陈万球

当下,办好思政课,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自身建设,是马院建设的基本要求。办好思政课是首要任务。要更加注重向大学生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大学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学习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核心竞争力。要研究学科发展中带有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学生关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用科学理论说服学生、教育学生。加强自身建设是坚实基础。要加强组织领导、硬件建设、文化建设、组织建设,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和思政课创新体系计划,推动高校真正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建设,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规划。

    站在高地  守住阵地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肖宗志

马院教师在责任担当上必须有使命自豪,在实践上必须有行动自觉。使命自豪是基于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发展和强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对各种歪理邪说的批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占领思想舆论高地,形成中国特点的话语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提供了充分的、鲜活的客观依据;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也给研究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马院教师研究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有了更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实践上的行动自觉要求马院教师站在思想高地,守住思想阵地,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能含糊;要求姓马、言马、兴马,抓住中心,持续用力;要求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升短板,填平补齐;要求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彰显学科特色和优势,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

    认清形势  着眼大事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廖胜刚

新形势下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马院必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首先,服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大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其次,善于把握世界范围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把握当前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应对文明的冲突下马院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在多元中确立主导,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马院发展面临的提高质量的新任务,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马院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等带来的挑战。最后,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马院建设面临的大事。把握大学生思想品德、思政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三大规律,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十三五开局之时做好学院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思政课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种能力;强化学院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经费投入、教学基地、课程资源五个保障。

    把握主题  紧跟时代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刘新春

推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是当前高校马院教师教学必须紧紧把握的时代主题。一要理论先行,做好三新研究与宣传。上接天线,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下接地线,密切联系当代中国社会实践,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历史脉络及其新发展;中接网线,直面意识形态斗争新形势,敢于向种种丑党、丑国、丑马、唱衰社会主义的错误言行发声亮剑,捍卫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二要实践跟进,办好实践教学。当代大学生要形成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正确认识,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作支撑,是难以达到教育效果的。要注意发挥学校有序组织与学生自觉实践两种积极性,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种作用,变要我实践我要实践。三要创新技术,增强教育生产力。只有驾驭了新技术,形成以微课、幕课、视频课、翻转课及精彩一课等为载体的多种形式的视觉传达,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第一时间、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举旗亮剑  立德树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叶利军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研究者、捍卫者,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定不移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排头兵、先锋队,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种种错误的社会思潮面前要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地进行斗争,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健康成长。作为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者,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立德树人,培育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面对鱼龙混杂的各种思想信息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容易困惑、迷茫,对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还缺乏深刻系统的理解。因此,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认真履责  努力建设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彭月英

重点马院建设一要着眼大局,认真履责。首要责任是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将学术研究、理论探讨和政策咨询相结合,着力深化重大理论、现实、实践经验总结的研究,做到重大理论问题上不失语,关键理论范畴上不模糊,认识误区上发正声。重要责任是引领社会思潮。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面对各类社会思潮,要敢于发声、正确发声。要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阐释和宣传,抢占理论传播的最先一公里。根本任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是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有几把刷子的理论家、教育家,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关键措施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把学科方向的凝炼与服务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二要立足学校实际,努力建设。要弘扬优势打造特色。如毛泽东思想研究、青年毛泽东研究、红色文化资源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优势和特色,可以做大做强。补齐短板,下大力气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加强学习交流,自觉向我省和全国重点马院学习,总结经验。

    精准发力  提升实效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部长 田文艳

随着中国制造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优秀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需求,迫切需要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效。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职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建设的深入发展。要精准发力,解决好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障碍和难题,全面提升高职思政课建设的水平,增强实效性。以职业精神培育夯实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其思想引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作用,必须明确着力点所在,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职业精神,是高职思政课教学需要着力培育的精神品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穿高职思政课教学整个环节。学生全面发展是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归宿。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保障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学以致用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6517日《湖南日报》09版理论学习 作者:刘新春  网页链接: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6-05/17/content_1097676.htm?div=-1)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