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大:农机应在农业供给改革中提供担当
时间:
2017/04/01
作者:王志明 杨发强
来源:湖南教育网
点击: 次
本网讯 随着农业机械化越来越成为国家重视的项目,湖南农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校内农业机械化建设项目课题的发展,3月6日下午,由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处、研究生院和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共同举办的以“农机在农业供给结构改革中的作用与担当”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于湖南农业大学第八教学楼南312室成功举办。湖南省农机局局长、党组书记、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党组成员、湖南农业机械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和湖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王罗方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

王罗方担任主讲嘉宾 杨发强摄
报告会伊始,王罗方谈及2016年湖南农机的发展形势:在2016年整年度中,以“一增、两稳、三升、四创置”为宗旨发展农业生产。他提到在过去的一年中湖南财政用于推动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增加到两个亿,在粮油生产方面实现稳定增长。全省农作物产量提升,水稻、棉花等八项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45%,其中水稻全程机械化达到75%,到达高级阶段。王罗方表示,在这些进步的背后是农机合作社大幅增长的结果。2016年湖南农业35%由农机合作社完成,湖南省大力扶持湖南现代农机合作社,以土地和农机相结合的方式合作,大力创制新型农机设备、研发新技术保证了合作社的实力与活使其成为湖南省农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报告会现场 杨发强摄
“如何围绕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农业结构性改革与发展”,王罗方在报告中提到在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加强、大宗商品增多等背景下提出“走向国际、深化农产品供给性结构改革、推动现代化农业技术”等方案全面支持农业生产,同时强调在农业生产中一定要紧抓农机安全问题:“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能盲目追求数量,一定要提升质量、降低价格同时发展规模经营、机械化经营增强可持续生产”。
最后,王罗方以提出2017年湖南省推动农业生产的“四提升、三产能、两减量”的方针作为本次讲座的结束语,即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同时推广农机的使用,逐步实现湖南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化。
在提问环节中,对于普遍关注的无人机播种问题,王罗方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大家解释了无人机播种的工作方式和利弊所在,“虽然科技的进步带给了人类许多的便利,但我们不能过分的依赖科技,人类的智慧才应该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他强调道。(通讯员 王志明 杨发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