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国际稻都”:掀起“一带一路”农业高端人才培育“头脑风暴”

时间: 2017/06/02   作者:俞慧友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

中国科技网长沙531日电(记者俞慧友 通讯员曹希雅 郭时印 李苗 喻诚)“我们国家,茄子和杂交西瓜等植物的种植及加工技术比较落后。我们想来学到中国这方面的最新技术。”531日,在湖南农业大学启动的“袁隆平国际高端农业人才培养中心”签约仪式上,来自津巴布韦共和国的纳玛索拉西蒙巴施说。这一天,“国际稻都”长沙,掀起了“一带一路”国际高端农业人才培养的“头脑风暴”,也开启了新一轮校企、科研院所产学研国际合作。

袁隆平国际高端农业人才培养中心,由湖南农业大学发起,与隆平高科、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三方共同成立。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周清明称,中心成立后,将全力打造国际高端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农技国际交流重要载体、农技推广应用重要平台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示范样板。并以此创新国际化农业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探索此类高端人才资源的共享新模式。

湖南是农业大省。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为首的“超级稻”研发团队,蜚声国际。此次联袂的三方科研单位,在农业国际合作与人才培育上,更是根基深厚。

湖南农业大学是湖南省唯一一所以农科为特色的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建设单位、与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建设单位。近年来,学校积极与政府、企业、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务实合作,国际化办学水平飞速提高。

隆平高科,是我国种业骨干企业的“老大”。2009年,其被商务部授予首个“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援外培训基地”,至今,已在国内外成功举办200多期援外培训班,为10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培训了6000多名农技人员。他们还组织并参与组建了隆平大学,不断加强基层基地、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及与国际先进标杆的对接。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FAO杂交水稻研究培训参考中心”。在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越南、印度等,大面积推广和种植上了杂交水稻。

“新时期,农业发展依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沿线大部分国家对解决饥饿和贫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与营养的愿望强烈。开展农业合作是沿线国家的共同诉求。此次中心的建立,不仅能助力杂交水稻更好地走向世界,推进长沙‘国际稻都’建设,也能加强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称。

同日,2017年发展中国家蔬菜种植加工技术培训班开班。来自斯里兰卡等21国家的86名学员,将在长沙参加为期两月的蔬菜技术培训。“我们将积极为发展中国家培养蔬菜专业技术人才,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蔬菜科研和产业化水平。”袁隆平说。同时,他称,杂种优势利用是二十世纪农作物育种上重大成就之一。杂种优势不仅在水稻,在其他农作物如蔬菜上应用也有非常明显优势。譬如,津巴布韦学员提到的杂交西瓜。“我们同时要促进我国蔬菜优良新品种、新技术走向世界,提升我国蔬菜产业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7年6月2日 科技日报 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曹希雅 郭时印 李苗 喻诚 网页链接: http://www.stdaily.com/cxzg80/kebaojicui/2017-06/02/content_548513.shtml)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