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稻鳖共生养 产值一万五

时间: 2018/05/11   作者:李煦      来源:科教新报      点击:

本报讯(通讯员 李煦)浏阳市达浒镇金石村57岁的农民孔蒲中,2015年在湖南农业大学黄璜教授的科研团队指导下办了家庭农场,着力推进生态农业。他们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实现了三级跳,第一跳是水稻+甲鱼,第二跳是再加草鱼,第三跳是又加花鲢,形成了一个互惠共生的生态养殖圈。他承包了80亩田,创造了“稻+甲鱼+草鱼+花鲢”的模式百亩片亩产稻谷1200斤,优质米与生态甲鱼产值15000元的奇迹。

4月23日,在湖南农大2018年“一校一书”阅读推广活动现场,黄璜教授讲述了他和孔蒲中“稻鳖共生养,产值一万五”这个神奇的改造传统农业的故事。孔蒲中“稻鱼种养+教育”的模式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典型代表,因为他的生态养殖模式好推广,2018年1月31日他做客中南海,就乡村振兴的议题向李克强总理提建议,他成了一名农民“网红”。

黄璜教授通过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推进“稻田+”的传统农作方式不断地创新,使之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吻合。他与他的团队在贫困地区帮扶农民建立了适合他们区域发展的“稻鱼种养+餐饮”“稻鱼种养+教育”“稻鱼种养+旅游”等稻渔综合种养体系,将改造传统农业的观念和方法根植于现代职业农民的心中,帮扶精准。他不断研究稻渔综合种养理论,先后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82篇,主持国家863项目4项,第一发明人发明国家专利31项,获经济效益逾20亿元。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8年5月9日 科教新报 第10版:科技 通讯员 李煦 网页链接:http://epaper.voc.com.cn/kjxb/html/2018-05/09/content_1307863.htm?div=-1&from=groupmessage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