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以传统方式为主,机械化程度低,成本消耗大。同时,直播、抛秧等轻简化水稻栽培技术需要的种子量大,杂交水稻种子成本高,导致近几年来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出现下降趋势。因此,选育适合轻简机械化制种的杂交水稻品种,研究其配套的机械及制种技术,降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成本已刻不容缓。
2007年开始,唐文帮教授及其研发团队针对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机械化、降低杂交稻用种成本、提高种子质量、稻米品质需要进一步改良的国家与市场重大需求,从选育广适性小粒型两用核不育系入手,以培育适合机械化制种、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能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大范围推广的广适性优质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为主攻方向。经过10余年研究,在降低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唐文帮团队率先育成适合机械化种子生产的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卓201S”,集成创新了“卓201S”杂交组合配套的轻简机械化种子生产技术体系,能在父母本混直播、父抛秧母直播、父母本同条播等三种不同混播制种方式下实现混播混收,及机械分离。利用该技术制种,每亩制种成本可减少500~800元。同时,混播制种减少父本群体,增加了母本数量,可提高制种产量30%以上。
最终制成的卓两优系列组合,因“小粒型”,单位面积用种量也可比其它杂交稻用量减少30%~50%,大幅降低杂交稻用种成本。“虽然小粒型,种子比普通种子粒重小一半,但粮食产量不低于大面积推广品种。一亩地用四两种子就可产出超千斤的稻谷。”唐文帮说。
当天,在长沙县江背镇河田村,试验田的稻谷经去杂,测定水分等严格测评程序,折算成标准水分 13.5% 含水量,亩产达 667.6 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杂交稻生长期适中,穗大粒多,抗倒性强,田间无病虫害,产量优势明显,具有较大推广应用前景。
目前,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卓201S”、杂交组合卓两优581已通过审定,卓两优141、卓两优2115、卓两优1998、卓两优191等2019年申报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促进湖南优势种业发展,发展杂交水稻将起到关键作用。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8年10月12日 湖南科技报作者:余杏 喻诚 网页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C5VELJOSunjIiWk4Z-UNw)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