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6 日下午,湖南省第二届中职学校校长论坛继续进行高水平的智慧碰撞。山东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平度职专)校长朱风彬也应邀在大会作了《县域职教中心助推三农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潇湘晨报 ZAKER 潇湘也继续对此进行连续报道。
平度职专创建于 1979 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学校,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学校占地 640 亩,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 640 人,在校生 5879 人,远程开放教育学员 2068 人,开设机电技术应用、畜牧兽医等 22 个大类专业。
在一个小时的讲座中,朱风彬从办学理念、保障措施、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介绍和交流。
朱风彬表示,平度职专从建校伊始,就将 " 校企融合、创新驱动、实践导向、服务发展、双元共赢 " 作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并为全国提供了 "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 " 的平度经验。在全国 " 农 " 字号职业学校普遍滑坡、转型的情况下,学校坚持把 "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就是教育领域最好的精准扶贫 " 的理念根植于心,本着 " 突出优势,错位发展 " 的思路,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畜牧兽医、农村电气技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食品生物工艺等 " 农 " 字号专业作为学校的稳定专业和拳头专业。同时,学校坚持以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工人为目标,适时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也因此成为山东省涉农专业开设最全、设施设备最先进、专业教师最集中、农字号学生最多的中等职业学校。朱风彬说,学校正是以 30 年的坚守做后盾,所做的《助推县域三农转型升级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在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后,又被教育部评选进入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入围名单,并顺利通过了公示。成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特等奖的项目。
朱风彬称,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 " 双元融合、双链对接、双环提升 " 新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引进德国生产标准和先进技术、设备,建设高标准、具备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示范企业基地,也依据 " 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 " 的发展思路,将产业、企业要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利用校内产业链从原料选配到营销服务形成相对完整闭环,循环交替,培育学生成为准新型职业农民。
另外,朱风彬还从搭建人才培养服务平台、扩大办学影响、打造职教品牌等方面作了经验介绍和交流,并表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努力为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平度方案。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9年5月7日 潇湘晨报 记者 吴和健 通讯员 王薇薇 吴磊 供图 张翼然
网页链接: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ccff6831bc8e08c0a0005cd)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