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开课在图书馆大成厅举行。校党委书记周清明主持学习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参加了学习。
2014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伟伟主讲公开课。王伟伟结合有关图片与视频,生动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三个层面的关系以及如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她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相互贯通。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充斥着封建等级和人身依附关系,常使个人报国无门,也常使国家“齐民乏术”。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之间相互贯通,突出体现在社会层面承上启下,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上下通达。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相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相辅相成。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利己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高价值追求,不仅牢牢抓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精神,更为主要的是赋予这种社会精神以真实的社会性,以强化“人民当家作主”与“共同富裕”为政治与经济保障,杜绝个人私利的恶性膨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集体主义,三个层面仿如一座“金字塔”,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强大,层层叠加,牢固而又矗立。与中国近现代革命价值观相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目标一致、有机统一。旧民主主义革命价值观不完整、不协调、不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近现代革命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三个层面出处同源,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通俗表达;三个层面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要学习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不仅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提高认识,更要警惕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与和平演变;要以担负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的姿态,投身社会实践;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周清明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幸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意见》指出: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王伟伟老师的讲课立意高远,讲述晓畅,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现实和未来相呼应,是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总结我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手段和方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周清明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青年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尤为重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引导学生认清意义、精准设计活动、带领学生体验上下功夫,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大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一是要“入脑”。关键在于认识到位,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密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二是要“入心”。关键在于精准设计,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联系实际”、“实践育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常抓不懈”六项原则。三是要“入行”。关键在于经常体验,要从实处细处着手。要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活动”、“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青年学习典型”专题选树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主题校园文化活动”等为依托,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智慧优势,助力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周清明书记强调,全校各学院、各部门要按照《意见》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工作,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理解,带头深入践行,共同打造美好精神家园。
(宣传部 裴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