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四面楚歌
一位专科毕业生说:“当初在学校和本科生一起上公开课和专业课,甚至连考卷都是相同的。课一直上到大三的4月,然后用两个半月做了毕业设计。从上课时间上看,我们和四年的本科只差了5月。用人单位之前谈得很好,但是等要进行签约时发现我是专科生之后就丢给我这么一句话‘专科生啊,那我们不要的’。”
一位企业人事经理认为,专科生给人的感觉就是知识积累不如本科,实践技能方面又不如职业高专。有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高校的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跌破最低点,“暂时成功就业”率仅有30%。就业市场的冷落使专科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需要职业技术人才的单位可以从中级职业技术学院中获得;需要高层次的人才可以从本科研究生中间挑选。专科生似乎正面临腹背受敌、四面楚歌的境地。
招生:遭遇喊停
从2003年开始,一些院校宣布不再招收专科生,更多本科院校的专科生招生比例也在逐年大幅下降,相反研究生规模却不断扩大。有教育界人士说,高层次精英教育的重担应当着重由名牌高校来完成,而较低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则应当更多地交给一般院校和民办院校。但这种改革使专科生的地位变得更加尴尬。
有人说,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如果不满意自己的大专文凭,可以考本读研继续学习。而实际上,让专科生感到无可奈何的是,高校的教育制度根本就无法解决专科生继续求学的问题,反映最为强烈的就是学校对专升本名额的限制。一位专科生说,可以这样说,100个大专生中就有100个都想读本,可不管自己多么努力,有限的名额是一道难跃的坎,一般高校专升本名额都控制在专科生总人数的15%左右。因此,专科毕业生的大多出路是等毕业之后,再考成人教育。可是对成教文凭认可度总比不上全日制本科的。而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对专科生来说就更为苛刻了……
有学者和媒体已对专科生招生和就业难题提出质疑。有观点认为,这种一味哄抬人才消费水平的现象很不正常,社会对职业需求的多元化完全可以化解专科生就业难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专科生愿意从事比本科生略低报酬和职务的岗位,但很多单位却不屑看一眼专科生,对专科生的能力表示怀疑,这显然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