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头条新闻
  • 综合要闻
  • 媒体农大
  • 电子校报
  • 网络校报
  • 视频新闻
  • 在线广播
  • 专题报道
  • 理论教育
  • 网上橱窗
  • 农大人物
  •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您当前位置:湖南农业大学新闻网  > 校外新闻  > 教育观点- 浏览文章

    13高校联手选拔语文之星 翻译加对联考语文素养

    2004/04/22 12:00:00  点击数:
        是青年时期的钱钟书、陈寅恪,还是现在的韩寒、郭敬明,才是名校中文系最需要的学生?是“自古华山一条道”的高考,还是“标新立异二月花”的自主招生,才是高校选拔优秀语文人才的最佳途径?

        昨日,华东师大传出消息,该校将与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全国12家顶尖名校的中文系,联合主办“语文之星夏令营”,举行“语文素养综合测评”,通过自主招生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中文专业的高材生。这是多年前高校语文学界联合推出“新概念作文”之后的又一创举。

        在今年7月份的5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高中毕业班的语文精英们将汇聚上海,比赛“侃大山”、“对对子”,优胜者将享受这些名校的特别优惠招生政策,从而进入这些名校的中文系就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关键词]语文素养

        主办夏令营的13所国内重点大学分别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目的在于“支持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培养、发现和选拔优秀文科人才,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夏令营”的重头戏是“语文素养综合测评”。所谓“语文素养”,活动的发起者、“夏令营”的负责人解释,这并不是指写出一笔漂亮的文章,或者答出一份接近满分的试卷,而是指学生如何运用语文解决问题———这既包括学生对语文本身的掌握程度,又包涵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具体来说,“夏令营”将围绕“语文素养”开展一系列活动,活动由“学习”、“展示”、“交流”和“测评”四部分组成。组委会还将组织著名教授和作家开设讲座,并和中学生对话;还有中学生之间、中学生和大学生之间的切磋交流。

        [新题型]翻译、对对子

        夏令营结束前,将举行重头戏———“语文素养综合测评”,测评分评委会规定项目和学生自选项目两部分,自选项目采用成果展示、现场表演与答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其语文素养。

        目前,测评试卷命题工作尚未展开。“考试的最大特点是‘新’和‘活’,较有可能出现的题目之一是翻译题。”夏令营负责人表示,将外文译为中文,可以用来考查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看看他的文字是否“信”、“达”、“雅”。

        此外,试题中还有可能出现对对子。早在去年12月份大赛的筹备会议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就特别强调了这种题型,他认为,我们现在的考试多采用西方模式,自己原先的很多特色却被丢弃了,必须重新拾回。语文能力无法用A、B、C、D或者勾叉来表达,而考对对联就可以成功考查学生的才情。

        [意义]高考语文改革实验

        多年来,高校语文学界对高考语文题型的批评和反思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些声音主要指高考试题的形式僵化、功效变异等。夏令营的意义一方面是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就是为今后的高考改革做些尝试,也许,“英译汉”、“对对子”将在多年后体现在普通高考的语文试卷上。

        在“语文素养联赛”的命题者看来,现行的高考语文题过多重视了考查分解能力,也就是“这个字词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解释”或者“这段话如何理解”;而对一篇文章表达具有个人特色的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这些更为有意义的考查点却往往被忽视。在联赛中,后者将被明显突出。


    点击下载文件:附件:
  • 作者:李征
  • 来源:新闻晚报
  • 编辑: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