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反腐倡廉历史进程回顾”主题报告会
根据省纪委的统一部署和我校党性党风党纪党史专题教育活动月的工作安排,6月23日下午,我校邀请省委讲师团教学科研处处长、全国“先进宣讲个人”王征国教授在学校大礼堂为全校1000多名师生党员代表做了“新中国反腐倡廉历史进程回顾”主题报告。报告会由学校纪委书记周仲文主持。
王征国教授在报告中全面、系统、深入地向大家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2来反腐倡廉的历史和取得的成效。新中国成立62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反腐倡廉的伟大历史。这个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1949年到1978年和1978年到2011年两个时期,即“前面30年”,“后面32年”。王征国教授在报告中强调:对新中国反腐倡廉进程的历史回顾,既不能用后32年否定前30年,前30年党在执政考验和外部环境压力下主要靠运动反腐,反腐倡廉成效显著;也不能用前30年否定后32年,后32年党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考验,主要靠制度反腐,从而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新路,其成就不可磨灭。这两个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随着执政地位、执政环境、执政方式的发展变化,既有着历史的延续性和传承性,又打下了各自鲜明的时代印记。
王征国教授在报告的最后总结指出:回顾新中国62年来反腐倡廉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获得四个方面的“重大启示”:一是党内腐败现象与党的性质、宗旨是水火不相容的,6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对腐败现象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以贯之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二是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深化,防治腐败的思路不断清晰,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成效不断显现,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好腐败问题,对此,我们应充满信心;三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诱发腐败的因素很多,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决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四是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是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也说明开展反腐败斗争,全党全社会责无旁贷,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敢抓敢管,做为民、务实、清廉的模范,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报告会长达90分钟,尽管天气炎热,但党员同志们听得非常认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会场纪律。
周仲文书记对报告会做了总结。他指出,王征国教授的报告,给了我们几点重要启示:一是我们党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二是我们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在不同的时期各有重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我们党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勇于修正错误,始终把握反腐倡廉的正确方向;四是我们党注重制度反腐,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发生。不但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反腐倡廉历史教育课,也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翔实的党史教育课,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正确理解中央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规律性的准确把握,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周仲文书记号召全校共产党员:反腐倡廉,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努力探索在经济社会深刻变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环境中,切实增强我校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构建党员干部、师生员工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使我校反腐倡廉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为我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的思想政治保障。
(纪委监察处 丑勇萍)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