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中心“水稻抗逆种质资源评价与基因挖掘”创新团队赴马尼拉参加第七届国际稻瘟病大会(组图)
时间:
2016/10/24
作者:“水稻抗逆种质资源评价与基因挖掘”创新团队
来源:“水稻抗逆种质资源评价与基因挖掘”创新团队
点击: 次

团队成员与国际稻瘟病研究专家王国梁教授在会场合影

团队成员参观国际水稻所
本网讯(“水稻抗逆种质资源评价与基因挖掘”创新团队)第七届国际稻瘟病大会于10月9日-14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来自中国、菲律宾、美国、法国、韩国、英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00多名代表参会。应国际水稻研究所植物病理学资深专家周波博士邀请,协同创新中心“水稻抗逆种质资源评价与基因挖掘”创新团队PI肖应辉研究员、成员刘雄伦教授、刘金灵博士等一行六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议程紧凑,内容充实。会期前三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教授及学者奉献了50余场主题相关的精彩学术报告,各国科学家围绕寄主与病原菌的分子互作机制、稻瘟病菌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及效应子、稻瘟病菌群体生物学、寄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机理、稻瘟病病原菌的致病分子机理、无毒基因与抗性基因互作机理、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基因的抗病机制、抗病品种的选育和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期间,该团队成员积极与中外学者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学术切磋与讨论,也向国内外专家展示了本团队及本校在水稻稻瘟病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收获了学术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本团队及本校在国内外学者中的知名度与学术地位。
13日,与会人员前往国际水稻所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了水稻博物馆、水稻稻瘟病大规模抗性鉴定与筛选圃、水稻种质资源库、资源圃和温光智能调控人工气候室等先进设施。国际水稻所一直是国内外水稻研究者慕名之地,通过此次考察,让大家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为今后本团队及本校水稻研究注入新活力。
13日晚,周波博士与创新团队成员在Bellevue酒店就国际水稻所与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及湖南农业大学在水稻稻瘟病研究领域合作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基本达成了稻瘟病持久抗性育种研究合作意向。
稻瘟病是世界粮食作物的第一大病害,国际稻瘟病大会自1993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召开第一届以来,至今已在不同的国家举办过7届,其中第四届在湖南长沙举办,这为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稻瘟病研究科学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也为世界稻瘟病病害的控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