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科院易干军副院长、华中农业大学徐强教授来我校讲学(组图)
时间:
2017/06/08
作者:林雪茜 彭淼
来源:园艺园林学院
点击: 次

广东省农科院易干军研究员作题为《香蕉枯萎病,世界绝症?》报告

徐强教授作《柑橘基因组及无融合生殖基因克隆》
本网讯(园艺园林学院 林雪茜 彭淼) 6月6日下午,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国家香蕉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易干军研究员和华中农业大学徐强教授在十一教北539进行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园艺学一级学科负责人邓子牛教授主持,杨国顺教授、谢深喜教授等园艺学科教师以及近百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易干军,博士,二级研究员,现任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岗位科学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热带亚热带果树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948”项目2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项、FAO商品共同基金(CFC)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其它项目30多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5项,审定(登记)果树新品种10余个,在国内外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期刊收录10多篇),主编出版专著一本。兼任FAO国际热带水果网络组织(TFnet)副主席、亚太香大蕉网中国代表、中国柑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会长、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水果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
易干军研究员做了题为《香蕉枯萎病,世纪绝症?》的报告。他详细阐述了不感枯萎病香蕉品种——中蕉9号的培育过程。从中抗的“中蕉6号”到高抗的“中蕉4号”,最后到不感枯萎病的“中蕉9号”,对香蕉枯萎病菌进化规律及致病机理进行研究,易干军研究员所带领的团队历经十年,取得了香蕉枯萎病育种的重大突破,阶段性的缓解了香蕉枯萎病危害这一重大国际难题,为我国乃至国际香蕉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徐强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荣获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以第一作者在世界顶尖杂志《Nature Genetics》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他SCI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等省部级项目10项,主要从事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徐强教授学术报告的主题为《柑橘基因组及无融合生殖基因克隆》,他详细的讲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介绍所在课题组成功构建了柑橘基因组测序平台,开发了适合于多年生果树发掘基因的大数据算法。成功克隆了两个有柑橘特色的基因:柑橘多胚关键基因和控制红果皮的关键基因CgMYBI。并且利用丰富的资源,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育种群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