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我校派员参加首届中-土科学创新论坛(组图)

时间: 2017/10/24   作者:易宣 方热军      来源:国际交流处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点击: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方热军教授(左)和农学院刘忠松教授(右)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市合影留念

本网讯(国际交流处 易宣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方热军)按照国家科技部和湖南省科技厅的通知精神,我校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整体部署,派遣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方热军教授和农学院刘忠松教授于2017年10月10至15日赴土库曼斯坦参加由中国科技部和土库曼斯坦科学院共同主办,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市举行的首届“中-土科学创新论坛”。中方共组织了来自17所高校、科研院所及技术转移机构的32名代表参会,与土科技界近500名代表“新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为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务实对接。

本届论坛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于2016年6月在上合组织塔什干峰会期间会晤达成的共识,是中土建交25年来首次联合举办的以科技合作为主导的科学创新论坛,受到了中土双方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 

开幕式上,土库曼斯坦教育部长阿卡梅拉多夫宣读了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的贺辞。贺辞中表示,中国是土库曼斯坦重要战略伙伴,两国各领域合作持续快速发展,中土天然气管道等大项目合作是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生动体现。中国科技实力雄厚,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加强科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是中土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土科学院及相关科研院所同中方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探讨合作项目,将成为巩固中土合作新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

论坛期间,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湖北省科技厅杜耘副厅长和阿什尔巴耶夫院长举行会谈,就加强双方科技交流与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并初步达成三项合作共识:一是建立两国政府间合作机制,设立中土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二是成立中土技术转移机构,加强双方人员特别是青年科学家往来;三是明确双方重点合作领域和项目。

另外,两国科研院所、高校代表就中土科技发展状况、各领域研究成果等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代表还就农业科技、生态环保、地震监测、药用植物、盐湖资源、清洁能源等重点关注的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在分组讨论中,我校方热军教授参加了农业领域畜牧业组的讨论和洽谈,他首先向讨论组代表、特别是土库曼斯坦科学家宣传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的基本概况、办学理念、美丽校园,中国畜牧业的概况以及湖南农业大学在畜禽养殖方面的科研成就,土方科学家也就土库曼斯坦畜牧业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介绍;根据土方实际,经充分讨论,方热军教授提议,并得到两国科学家一致同意,决定通过大会向双方政府提交了“热应激条件下提高家禽生产效率和饲料开发”项目建议。刘忠松教授参加了农业领域种植业组的讨论和洽谈,他在会上重点介绍了我国南方种植业的情况,提出了水稻等作物品种、生产技术和制种,引起了土方代表的浓厚兴趣和高度关注。

10月19日,从土库曼斯坦政府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1)第二届中、土科技与创新论坛将于201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2)中方将为土库曼斯坦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3)中、土双方将创办科技创新网站;(4)中方邀请土方专家到中国地震活动带相关地区现场考察、调研、交流经验;(5)土方邀请中方专家到土库曼斯坦油气田现场考察、调研、交流经验,共同研制从油气田半生水中提取锂、铷、铯、硼等稀有元素工艺方法;(6)中、土双方专家共同研究确定畜牧业领域内的优先发展方向;(7)中、土双方专家在土库曼斯坦加尔雷克采矿联合体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合作,确定前景方向;(8)中、土双方计划在新型替代能源、纳米、有机半导体、生物光电、非生物光电、草药加工、水微生物繁殖、工业废物处理、食用与药用蘑菇种植与栽培、土壤改良与加工、农业生产等技术方面与领域展开通力合作。

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会上强调,土库曼斯坦与中国科技对话已经迈出第一步,必须积极开展下去,必须为土、中科技合作打造一个法律、组织平台,提供有力支持,吸引各种实业机构开展合资项目,制造高科技产品。

本届论坛是由中国科技部组织、湖北省科技厅负责承办、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具体执行。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