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里捕捞甲鱼苗
将甲鱼苗撒到稻田里
一行人合影留念
本网讯(宣传部 喻诚 伍晨晨 )“哇,小甲鱼只有指甲盖那么大,肚皮还是红色的……”5月16日,湖南省科技新闻学会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举办了“改造传统农业”读书现场采访活动。此次活动也是图书馆“一校一书”的推广活动之一。在学校实训基地——浏阳市达浒镇孔蒲中家庭农场聚集了湖南日报、湖南科技报、湖南教育电视台、三湘都市报等多家媒体,记者们围着农民孔蒲中和我校黄璜教授手中的甲鱼苗发出阵阵赞叹。这正是2018年我校图书馆推出的书目——《改造传统农业》的生动写照。省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刘爱民,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史云峰、副馆长王立志,省科技新闻学会部分会员及学校图书馆、宣传部相关人员参加了活动。
活动当天,一行人在孔蒲中的陪同下共同参观了孔蒲中家庭农场,了解了“稻田养甲鱼”的基本流程。目前,孔蒲中家庭农场已扩建至约200亩,采用自繁自养的模式,甲鱼的“产房”“小学”等环节基础设施完备。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该农场“稻田养甲鱼”的规模处于领先地位。“稻田养甲鱼”要经过消毒、整地、种草、放虾(小鱼)、防水、设置放保墙、放甲鱼、种水稻等过程,“生产初期有点艰难,投资大收入少,但关键是保持好平衡,甲鱼和水稻、水草、小鱼小虾的平衡,两年以后就会有较好的收益。”谈到农场收益情况,孔蒲中满意地说。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淳口镇狮岩村富硒荷花生态种植基地,详细了解了荷田养虾的生态模式。负责人唐林向我们简要介绍了生态种植方式,通过种养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融合的三融合模式,实现生态种养。
参观后,一行人进行了座谈,大家纷纷为“稻田+”的创新模式点赞,认为该模式不仅能为农民创收,更是生态、循环的新型农业理念的大胆探索和实践。“目前我省新生态农业主要有稻田+甲鱼、龙虾、泥鳅、荷花鱼、青蛙、田螺等六大类。作为这个家庭农场的‘首席专家’,我认为他们的成功不仅源于农户本身的聪明与勤奋,更重要的是碰到了好政策、好市场、好领导、好专家。”座谈会上,黄璜说道。
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史云峰表示,目前全国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均直线下降,图书馆也需要不断创新荐读形式进行推广,孔蒲中稻田养甲鱼及荷田养虾的模式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典型代表,此次活动是将推广阅读《改造传统农业》转变为观看改造传统农业现场,聆听改造传统农业故事,体验改造传统农业情怀,最终提高2018年度主题图书借阅率。以后,学校图书馆将着力打造有农大特色的特色读书活动,做出农大品牌。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