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徐云碧研究员来我校作“作物分子育种:机遇与挑战”学术报告(图)

时间: 2018/11/02   作者:刘忠松      来源:农学院      点击:

作物分子育种: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报告现场

本网讯(农学院 刘忠松)应学校1515学术领军人才刘忠松教授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玉米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中国)主任科学家徐云碧博士1029日来我校作了作物分子育种: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从分子植物育种从理论到实践、三型技术的升级和整合、四化合一(流程化、工程化、工厂化、规范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育种(智能化)、整合育种平台+品种权保护5个方面展开,分析了当前作物分子育种面临的6大挑战,介绍了低成本基因捕获靶向测序技术和分子育种程序,强调了环境型的重要性,指出了机械化、工程化作物新品种设计育种的方向和内容和以及如何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加速育种。此次报告内容前沿,内涵丰富,参加报告会的广大师生均感觉到受益匪浅,会后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和交流。

徐云碧博士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学士)和浙江农业大学(硕士和博士),曾任职于浙江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和research associate)、美国RiceTec 公司(水稻分子育种科学家)、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高级科学家兼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徐云碧博士长期从事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致力于建立和发展分子育种的理论和应用体系。著有专著《分子数量遗传学》(农业出版社1994)和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ABI 2010),后者已成为许多国际知名大学的教学参考书。在 ScienceNature GeneticsPNAS等杂志发表论文150余篇,包括长篇评述20余篇,研究论文累计引用一万余次,H指数44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