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大2004级工商管理系学生袁成浩捐献了200多毫升血,其中的5毫升用来采集造血干细胞,剩余的血液作为普通献血。袁成浩说:“我们寝室的同学基本上都来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要是奉献给白血病患者,挽救别人的生命该有多好啊!”
据悉,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1200名学生志愿者和老师通过湖南农业大学“中华骨髓库之农大行”活动集体向中华骨髓库湖南分库报名捐献。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管理中心负责人何一平说:“今天人数太多,只能采集到600名师生的资料入库。”
昨日到捐献现场的还有3名特殊捐献者。中国首例网上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欣、我省第一例少数民族捐献者长沙学院的学生李权、将造血干细胞无偿奉献给白血病患者的长沙县青年司机陈杰。志愿捐献者将敬佩的目光投向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成功延续他人生命的3位英雄。面对一些学生的疑问,陈欣笑着说:“自上次完成整个骨髓捐献后,我身体还是和以前一样棒。”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病专家陈方平教授说:“捐骨髓对身体并无害处,第一,捐骨髓只是捐出人体内很小的一部分;第二,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可以循环再生的;第三,全球100多万捐献者中,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例因为捐献骨髓而使身体受到影响。”3位同龄人和权威教授的现身说法,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捐献的队伍中。
何一平介绍,自去年成立湖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管理中心以来,近一年的时间里已成功完成1.8万人的资料入库。目前通过总库和湖南分库共为99位血液病患者,检索到了适合进行捐献并已采血样进行高分辨检测的40多例,成功移植5例。“青年的造血干细胞能保持20多年,而中老年人却最多只能保持10年。”
据悉,我国有近百万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每年新增4万多名白血病人。中华骨髓库总共已有16万份资料入库,湖南分库有1.8万份,在所有省市中居于前例。但要挽救血液病人,我国至少还需要50万份到75万份资料,才能基本上能找到配型者。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04年10月25日《潇湘晨报》A9版 作者:刘少龙)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