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大作为一所农林类学校,贫困生所占比例大大超过了一般高校。据调查: 6.6%的同学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元以下; 7.7%的同学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元~150元之间;近三成同学为经济问题而苦恼; 31%的同学交不起学费,需要申请助学贷款;将近两成同学每天的伙食费在4元以下。
为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湖南农大在完善“奖、贷、助、补、减”助困体系的同时,开辟了教室清扫等体力型勤工助学岗位 450多个,尽力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毕竟僧多粥少。为此,学校勤工助学中心在维持原有岗位的基础上,从2003年起,开辟了为博导当助理等一批智力型、学习型勤工助学岗位。该校2003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李锁就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在成为博导助理后,李锁每月不但得到了100元收入,还学会到不少专业知识。
湖南农大党委书记刘强介绍,学校现有博导116位,为博导配备学生助理是一个“多赢”的举措:拓展了学校勤工助学岗位,有效缓解了贫困学生多而勤工助学岗位少的矛盾;提高了勤工助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扶困”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博导从烦杂的日常性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教学工作中。(周先进 周文静 李苗)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05年7月29日《湖南日报》C3版 作者:周先进 周文静 李苗)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