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办学的风向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该院兼顾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围绕“理论集成、强化实际能力培养”这一核心,编制出一整套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办学特色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为与市场接轨,该院在课程设置上紧跟市场脉搏,在确保学位课程质量的前提下,扩大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范围,增开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选修课,如名家论坛、驾驶、文秘、礼仪等。在教学中采取课堂教学、名家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科学配置理论授课时间,增加实践内容,实现教学形式和考试形式多样化。
学院十分注重培养人才与国际市场对接,并开辟出国深造的绿色通道。学院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加拿大北大西洋大学合作,按“3+1”、“2+2”等形式联合培养双文凭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学院学生跨出国门实习,如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生已赴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实习。
为开阔视野,学院十分重视“走出去”。先后开展了“走进社会、奉献青春;走进社区,了解民情;走进名企,集成知识;走进农村,传播文明;深入老区,感受艰辛;走进军营,磨炼意志”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学院坚持“请进来”。让社会了解学校,共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太子奶、华天、百脑汇,山猫卡通、中康医疗器械等10多家省内知名企业老总,应邀来校与学子们互动交流,并被聘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在与公司总裁心与心的碰撞中,学子们既看到了校外精彩的世界,也更加明确了自身今后的努力方向。
学院还专门设立了素质拓展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开展多种职业技能资格培训,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训活动,并专门设立了10万元的大学生创新基金。在这种鼓励创新的环境中,一批富有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有两位学生分别获得湖南省“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湖南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
人性化的管理 构建和谐
“对话与沟通,是学院人性化管理的最大特色!”该院党总支马定渭书记透露,学院每月双周三为“院领导接待日”,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除面对面交流外,该院还通过学院网站与学生对话沟通,并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通过网上交流、书信、电话、座谈会等形式,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形成家庭、学校教育互动。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院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和心理健康咨询室,并在学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层级负责制,即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各系心理专干—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各寝室心理信息员各负其责。学院对2006级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查及“回访”工作;出台了《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实施了危机干预“月汇报”制度;分类型、分层次建立了新生心理档案;咨询室从每星期两晚到每星期五天五晚向学生全天开放,健全咨询档案;建立了各系问题学生、重点关注对象、单亲家庭学生、贫困生档案资料;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下寝制度,构筑学生温馨的心灵家园。
学院从2002年起,就开始聘请退居二线的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担任专业指导教师,目前专业指导老师人数达30人,他们全程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以他们的渊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极大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该院还独辟蹊径,从思想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生入学时,学院邀请了在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社会名流、国内外专家学者,给新生进行“专业导学”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介绍专业的现状,描绘专业的发展前景,以成功经历现身说法……润物无声,一场场循循诱导的讲座,一场场科技创新的学术报告,给学生点亮了一盏盏指路的明灯。如今,东方科技学院学生从过去“要我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人人争当学习先进,个个赶超学习上游。爱学、好学已在学院蔚然成风。 5年来,学院有6位学生获国家级奖学金,25人获省级奖学金。
科学化的耕耘 铸就业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好与差,毕业生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同,是检验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因此,学院始终秉承“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的办学理念和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价值取向而努力实践。
2006年,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710名学生顺利毕业,其中有57人达到了国家教育部划定的研究生录取线,11人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重点部属本科院校的研究生,42人跨入省重点本科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本届毕业生中,有18人被学校授予 “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220人被评为“三好学生”,69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干部”,1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有232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人被湖南省委组织部作为后备干部选调。7 名同学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被录用。14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34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
学院对毕业生实现跟踪反馈互动机制,学院与毕业生建立热线联系,随时了解用人单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院从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调查反馈情况来看,毕业生在沿海一线工作居多,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学院毕业生从实践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向学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学院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学院在网站上开辟了“毕业生互动专区”,既加强了学院与毕业生,毕业生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又提升了毕业生对在校学生今后就业以及努力方向的指导。
东方科技学院不仅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积极探索独立学院办学模式上也颇有成就。学院承担的湖南省重点教改课题“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于2005年12月正式通过专家组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2006年该项成果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学院教师积极申报校级、省级教研教改课题,仅2006年获省级立项资助课题4项,校级立项课题4项。此外,学院教师共有16人次分别主编、参编各种教材、著作,其中由邹冬生主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专著,被全国318所独立学院索取。
是的,脚在路下,东方科技学院在短短的五年的历程,走出了一片蔚蓝天空,拥有这种先进的办学理念、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东方科技学院,未来必将收获更多的殊荣。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07年3月15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 作者:陈代霞 赵光年)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