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一心为农民的好教授石雪晖》引起热烈反响

时间: 2008/10/31   作者:唐湘岳 李苗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苗   点击:
    本报长沙10月30日电(记者唐湘岳通讯员李苗)本报今天刊发的通讯《一心为农民的好教授石雪晖》引起热烈反响和座谈讨论,中央电视台“媒体广场”予以摘播,光明网、湖南农大校园网等开设石雪晖教授先进事迹专题。

    石雪晖是湖南农大园艺园林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她的事迹在湖南农大形成一股冲击波,师生们为有这样优秀的教授而骄傲。今天上午,学校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组织教职工和学生举行座谈会,学习讨论石雪晖教授的先进事迹。不仅师生之间谈论最多的是石雪晖教授,在课堂上,石雪晖教授正作为一种现象成为学校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话题。

    园艺园林学院杨国顺教授说,石雪晖教授是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工作者的楷模,是农民科技致富的引路人,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向她学习。

    湖南农大学生张妮说,石老师是学生的好老师,是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老师,她经常下乡给农民朋友讲课,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不保留、不计回报地传授给他们。

    校党委书记刘强说:“20多年来,石雪晖教授情系农村,心系农民,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领农民科技致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受基层和农民的欢迎,为我校全体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认真学习石雪晖教授一心为农的先进事迹,把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激发起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为推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富民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湖南省辰溪县大学生村官陈霞云给本报发来电子邮件说:“作为新下到农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看完这篇报道,心中泛起波澜。我们太知道农村农民现在的面貌了,经济上,思想观念上,心理需求上,基本上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们既想快速致富,又害怕有太大的改变;既想靠一些新兴的项目致富,却苦于没有一个领头人,技术的缺乏成为最大的难题。这是坐在办公室的教授们凭着一纸数据难以描述清楚的东西,只有深入到农民的家里,田里,地里,心里才能弄明白。当下的农民,既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技术,他们需要看得到的成果和效益。三农问题谈了这么久,可是真正关心农村问题的科技力量,能够真正为民所想,为民所用的科技力量太贫乏了。石雪晖教授所做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珍贵。这篇报道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愿有更多这样的好教授。”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08年10月31日《光明日报》第1版 作者:唐湘岳 李苗)

点击下载文件:
0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映像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