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油菜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右一)带领他的团队的试验田中开展早熟油菜研究。
红网2月22日讯(记者 章尧)“油菜,提前播种20天,提前成熟15天,看似不长的时间,但对于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来说,却有重大意义。”日前,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强在接受学习实践活动见成效采访团集中采访时说,“攻破了这个难题,湖南的3000万亩冬闲田就将变成宝地!”
而中国工程院院士、油菜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主持的“湖南双季稻区早熟油菜品种选育与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正是在攻克这个难题,并且已经取得实质的进展。3年内,将在长沙湘潭、衡阳等湘中、湘南双季稻区,选择建设连片示范基地三个以上,示范基地总面积达10000亩以上,示范基地油菜播种和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探索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公司制运作或经营模式。
中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足40%
粮油安全事关国家大事。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菜油占我国城乡居民食用油的40%以上,我国油菜面种和总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食用植物油接缺口仍然很大,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足40%,已严重威胁到我国食用油的战略安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已超过50%。
湖南3000万亩“冬闲”田具备种油菜的条件
湖南是油菜大省,常年种植面积虽达到1200万亩左右,但在双季稻产区,大片田地在冬季只能闲置。
这是因为特定的气候和油菜的播种和成熟期形成的季节矛盾导致的。湖南现在的一般没菜品种成熟期在5月10日左右,而双季早稻要求4月中下旬插秧,季节矛盾突出,同时,正常的油菜种植,一般是9月中下旬开始播种,10月20日左右,秋收结束,双季稻田才开始进入冬闲时期。
因为播种和收获两个时差,让大片田地只能冬闲。据统计,双季稻区可种植物油菜的冬闲面积仍达3000万亩以上,油菜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而官春云院士主持研究的早熟油菜项目,有效地缓解了这个季节矛盾。
全省3年内种植面积一千万亩,将为农民增收30亿
“湖南双季稻区早熟油菜品种选育与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常务副省长于来山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尽快投入种植,尽快拿出样板。
该项目将采用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多种育种方法相结合,育成4月底以前成熟的油菜早熟品种,形成机械化播种、收获、烘干配套栽培技术,亩产150公斤,每亩纯收入300元左右。
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2009-2011年),3年内,将长沙湘潭、衡阳等湘中、湘南双季稻区,选择建设连片示范基地三个以上,示范基地总面积达10000亩以上,示范基地油菜播种和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探索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公司制运作或经营模式。资助经费到位后,全省将在3年内达到种植面积一千万亩,此项目可以为农民增收30亿元。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09年2月23日红网 作者:章尧)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