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油菜产业体系项目启动以来,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官春云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油菜高产研究和推广油菜“机收机播、适度管理”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已育成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3个,不育系1个,在我国南方应用推广面积达800多万亩。此外,他们还育成适于双季稻区栽培的油菜早熟品种(组合)2个,已经参加国家油菜区域试验。在油菜生产技术研究领域,官院士团队研制的油菜播种机一次能完成播种、施肥、开沟、覆土4道工序,每亩作业只需30分钟,已列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今年5月进行生产示范的油菜联合收割机也功效不俗,割倒、脱粒、清选、秸秆还田一次完成,每亩作业时间同样只需半小时。同时,他们研制的油菜专用控释肥、催熟剂在减少施肥量、节约成本、促进油菜成熟、提早收获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官院士团队的油菜“机收机播、适度管理”栽培模式的应用,可将生产成本每亩控制在300元左右,每亩纯收入也将达到300元左右。2008-2009年度,他们与省农业厅在全省9个县联合进行的油菜高产创建示范面积达9万亩,平均亩产161公斤,比原有单产提高20%左右。超高产试验90亩,最高亩产量217公斤,平均195公斤。机播机收大面积示范9000亩,最高单产188公斤,平均单产151公斤,也都比原来有较大幅度提高。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09年9月6日《湖南日报》1版 作者:何国庆 李苗)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