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我省第二大农作物,也是第一大冬季作物。长期以来,由于油菜与双季稻的季节矛盾,以及种植费工费时等原因,导致我省不少农民不愿冬种油菜,全年1/3的光温水土资源因此得不到充分利用。
为解决双季稻区发展油菜的问题,2008年省政府批准设立了“湖南双季稻区油菜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率科研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培育出多个适合双季稻区种植的早熟油菜品种,研制出一次施用的油菜专用包膜控释肥和油菜催熟剂;成功研制两种联合播种机,一种联合收割机;制定了三熟制早熟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开创了南方双季稻油菜机械栽培的先河。
项目在宁乡、湘潭和衡阳3县进行生产示范,3年完成播种面积12163亩,亩平均产量110公斤左右,亩平均投入300元左右,亩纯效益300元左右。在增加一季油菜生产的同时,项目区水稻产量与非项目区基本持平。
据介绍,项目第二阶段研究已获省1000万元经费支持。科研人员攻关重点包括油菜早熟品种选育、生产机械改进、栽培技术完善等内容。官春云表示,油菜早熟品种是项目实施的关键,现有品种4月底能够成熟,下一步目标是选育4月25日左右成熟的优质油菜品种,成熟期提前5天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2年9月13日《湖南日报》11版 作者:何国庆 李苗)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