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县青山铺镇洪河村,黄璜教授给稻田生态种养大户王稳根支招。他说:“青蛙苗损失较为严重,但不影响来年的繁殖。整体来看,因退洪快,稻禾有些影响,后期需密切关注天气,适时收割。同时,灾后会有酷暑,要给青蛙搭建遮阴棚,密切关注水田PH值,尽快引入清洁水,排涝排污,清除水稻叶片上的污物,修复田间设施,增加水沟中的遮阴生物如水葫芦,清除杂物和病死鱼虾,调节水质,防控病害。晚稻的秧苗要统筹兼顾,或采取直播措施。”
在邵阳县,科技服务团成员为农户和企业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带领贫困户补种水稻50亩、玉米60亩、西瓜40亩。在安化县,万名工程专家团根据汛情,与农业局迅速制定了防灾减损措施,加强茶园田间管理的针对性,对于受灾严重的幼龄茶园,指导农技人员和企业进行查苗补缺,追肥提苗。针对湿害后高温高湿天气,容易滋生病虫害的情况,专家制定了“早排查早治疗”的方案等。
在古丈、中方、道县、慈利等地,专家们根据产业特点和受灾情况,开展相关培训,制定了科学的农田减损方案,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
据悉,湖南农业大学正组织专家,针对对接点受灾情况进行摸排调查,将根据不同产业和受灾情况,制定针对性强、措施具体的减损复建方案。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7年7月5日 湖南日报 记者 左丹 通讯员 裴昌胜 彭可为 网页链接
http://cms.voc.com.cn/hnrbdzb/article.php?kid=1227408&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