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是中华五岳名山之一。在湘中大地的衡山山脉中,南岳七十二峰横跨湖南省八个市县,延绵八百里,群峰巍峨,气势磅礴。众人皆知南岳七十二峰最高峰祝融峰,却鲜有人知七十二峰其它山峰。

▲能仁村锦盈猕猴桃基地
9月29日,记者在南岳衡山五峰之一的石廪峰下的能仁村锦盈猕猴桃基地看到,基地彩旗飘飘,游客三五成群,提着篮子穿梭在园中疏密有致的架子下,有的挑着个大的猕猴桃采摘,有的忙着用手机拍照,记录丰收的喜悦与采摘乐趣。

记者了解到,衡山锦盈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与湖南农业大学结成校企合作关系,基地依托湖南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撑,严格仿照野生自然条件种植猕猴桃,还在竹林区辅以种植林下中药材、高山延时蔬菜,适度开发林下衡山黄鸡、特色水产品养殖等,短短4年时间,公司猕猴桃基地从最开始百来亩发展到如今1170余亩,生产的生态绿色黄心猕猴桃鲜果卖价高达56元每公斤。
每年到九、十月猕猴桃丰收季节,锦盈猕猴桃基地都会选在国庆长假前夕举行盛大的开园仪式。9月28日,石廪峰猕猴桃第三届旅游文化节开幕,千亩高山猕猴桃生态园正式开园,硕果满园,香飘百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石廪峰
石廪峰又称雷钵岭,座落于衡山县店门镇,山体延至衡山县马迹镇,因形似仓廪而得名,主峰海拔1189.3米,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中的第二高峰。虽然守着秀美山岳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但石廪峰下能仁村的村民们,原来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好。
“因为山高路陡,山上不通电,网络信号也不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能仁村的村民就开始陆续搬离故土,到山下的107国道两边建房居住。”店门镇党委书记杨伟武对记者说,不过近两年来,村民看到锦盈公司借助生态猕猴桃基地,农旅结合做得越来越好,当地政府又与公司投资近千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通上山水泥公路,拉通高压电,不少村民又搬回村里,跟着锦盈公司发展种植猕猴桃。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卢向阳(右二)、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定(右一)、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党委书记徐小雀(左二)、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苗(左一)

▲湖南农业大学王仁才教授
“猕猴桃适合在海拔1200米以下、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山区种植,500~800米海拔最佳。”湖南农业大学长期从事猕猴桃等果树研究的王仁才教授介绍说,猕猴桃种植相当讲究,太干了不行,水多了也不成,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一样不能少,要想挂果率高,关键还在剪枝疏花疏果,注意合理密度。
“我们公司能这么快速成长,与湖南农业大学王仁才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密不可分。”衡山锦盈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国庆告诉记者,自从与湖南省农业大学校合作以来,王仁才教授团队每个月都会定期对基地员工进行栽培技术培训,及时协助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大大降低植株损害率,并协助公司自制研发有机菌肥,确保猕猴桃丰产。

▲衡山锦盈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国庆
“王仁才教授团队还结合当地山地梯田的栽培环境,研究出适合山区原生态的生态建园和栽培模式,通过改革整形方式、利用生物菌肥、平衡施肥等生态栽培技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猕猴桃在山区栽种的适应性。”唐国庆特别跟记者提到,今年5月份,猕猴桃基地发生大面积枯叶病,为了解决该病,王仁才教授团队在基地连续待了5天5晚,最终通过10来天的对症治疗,为基地挽回近百万元损失。
“湖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单位、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建设单位,一直致力于服务‘三农’。”据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卢向阳介绍,目前湖南农业大学在湖南共有200多个校企合作农业生产基地,跟各市州、县甚至有的村都有合作。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8年10月9日 湖南科技报 头版头条 作者:傅仁斌 李苗 喻诚 网页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pSQ6heUFOZDpRVbbAO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