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农学与材料化学专业交叉融合结硕果——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新工科”建设纪实
时间:
2018/11/21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喻诚
点击: 次
李瑞莲副教授在生物源材料基地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是国家首批“新工科”建设项目资助建设专业。该专业自2008年获批招生以来,一直秉承以材料化学基础支撑大农学交叉融合发展,以培养专业文化基础扎实、实验操作能力受到全面训练、自主学习能力已经养成的助力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应用人才为目标,为国家材料建设各条战线输送了上百个优秀人才。
针对在农业大学里如何办好材料化学专业,在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组织的2014年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议上,作为材料化学与农学交叉融合发展讨论会邀请专家,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李瑞莲副教授提出了材料化学专业必须紧紧依靠农业院校背景,围绕农具和农业机械生锈的问题指导建设了“材料工艺与设备”和“腐蚀电化学”两门选修特色课程,围绕农作物栽培与生长过程检测相关问题指导建设了“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选修特色课程;在2016年材料化学专业申报学校综合试点改革项目会议上,李瑞莲老师提出了开展以水稻秆和油菜秆等农业剩余物为源材料的制备、表征教学实践,探索具有鲜明农业院校材料化学专业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修订构建了“生物质功能材料化学”特色必修课程;在2018年围绕“新工科”建设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上,李老师与时俱进地倡议构建“材料加工与成型”课程,补充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后短板,帮助理学院构建了材料化学领域基础厚实、具有鲜明农业院校特色的“新工科”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李老师的积极参与和版规建议受到了理学院和学校教务处的一致称赞。
针对湖南每年4400万吨秸秆资源,国家明令禁止秸秆就地焚烧破坏社会生态问题,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积极推进农学学科与材料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水稻秸秆材料化高值利用在材料化学专业、农学专业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围绕农业剩余物材料化高值利用,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李瑞莲老师积极与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老师合作,以设计性、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形式,开展了水稻秸秆材料化应用新工艺、新方法和水稻基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与应用等内容写进材料化学专业“生物基材料综合实验”“材料化学专业专题实训”“材料化学专业生产实习”必修课程的教学探索,初步形成了农业院校材料化学专业“新工科”建设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新特色。
除了积极参与材料化学专业在本科创新人才“新工科”建设新模式探索以外,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围绕农业秸秆在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方面进行了应用新技术科学研究的前期探索,研究了Fe3O4@P4VP@FeCl3和Al-MIL-53衍生的MOFs的制备及其催化效果,为催化降解秸秆类生物质中木质素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研发思路,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RSC Advances》上。围绕秸秆类农业剩余物高附加值和新功能性产品在国家战略高度的矿产资源和新能源领域产业上的应用,作为主要研究成员,李瑞莲老师联合理学院生物源功能材料科研团队申报了湖南农业大学第二批重大科研项目暨创新团队培育工程项目“秸秆类农业剩余物的高值材料化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和湖南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基于农业院校材料化学专业‘新工科’建设项目的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为材料化学专业“新工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能,为材料化学专业正在开展的“新工科”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同时,从理论层次和应用层次拓展了秸秆类农业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将有效解决湖南省面临的能源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的问题,提升湖南省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竞争优势,对于促进湖南省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8年11月21日 中国教育报网页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11/20/content_509166.htm?d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