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4月30日电 (通讯员 邓永松 邓壮河)“王教授,合作社上周放的稻花鱼苗出现一点死亡现象,是么子原因?”“你们放鱼苗前,用没用食盐水浸泡消毒过?另外放苗时鱼桶是否与水面持平?注意这些细节,鱼苗就不会出现损耗!”湖南怀化市沅陵县二酉乡桐木溪村的稻田综合种养培训课堂上,正在授课的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王红权解开了合作社理事长李生多日疑惑。
自4月27日沅陵县召开科技专家服务工作会后,参加全省科技专家服务“百团”竞赛活动的10支科技服务专家队伍,便分头奔赴乡村科教培训室、农业基地、加工车间,为沅陵产业送去“科技及时雨”。
茶叶专家粟本文领队的茶叶科技服务小分队,集合了湖南省农科院茶科所和湖南农大茶学教授两支技术力量。来到沅陵碣滩茶业公司,粟本文等人既当科研攻坚专家,又当能工巧匠,他们进茶园看培管,指导企业春茶采摘后茶树修复;进车间,和工人一起手工做红茶,还边做边指导。
“听了王教授的课,我们心里亮了,信心足了!”水产专家王晓清教授上的产业转型课,则让陈家滩乡休闲筏钓大户张珍英茅塞顿开。
沅陵县修复库区生态,去年开始推进网箱上岸,发动渔民退养还河,老产业转向新门路,养殖户和当地政府一头雾水。王晓清为其解疑释惑,分享了新型循环水养殖模式,提出走渔旅融合发展路子,让渔乡看到新希望。
水果科技小分队队长孙书娥来沅陵还带上爱人宋泽辉,妇唱夫随,助力乡村科技扶贫。这次到楠木铺乡常德湖村高山红梨基地指导技术,夫妻俩还特意购买一包治病虫急用药送给产业户。
“科技扶贫改变一个县!”沅陵县科技专家服务团团长张建国说,近几年,沅陵县从省科研院校引进20名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另选聘59名本县科技“土专家”,安排到全县92个贫困村开展“一对一”科技扶贫。
通过专家搭桥,沅陵电子信息和茶叶企业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中生有”,吸引成百名高端科技人才聚集,攻关电子芯片和茶叶加工等。
在二酉乡等七个乡镇,专家上门服务,成功推广“稻田+大闸蟹+泥鳅”“稻田+青蛙+泥鳅”等立体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并在七甲坪等10多个乡镇建成40个扶贫车间,参与企业27家,吸纳就业人员1677人,其中贫困人口621人。
专家帮忙作指导,官庄镇界亭驿村探索资源合股、农民合作、社会合力、产村一体“三合一体”发展模式,成为湖南省乡村振兴借鉴范本,陈家滩乡还成功申报全国“休闲渔业旅游魅力乡镇”。
据统计,2018年沅陵县共建科技示范基地63个,培育农村科技带头人217人,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84家,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06场次,受益82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册。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9年5月1日 中新网 湖南新闻 通讯员 姜媚 网页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content/2019/05/01/5403332.html)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