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头条新闻
  • 综合要闻
  • 媒体农大
  • 电子校报
  • 网络校报
  • 视频新闻
  • 在线广播
  • 专题报道
  • 理论教育
  • 网上橱窗
  • 农大人物
  •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您当前位置:湖南农业大学新闻网  > 校外新闻  > 教育观点- 浏览文章

    母女家书感动大学校园 书信录入大学教材

    2004/06/04 12:00:00  点击数:
        昨天,蓉城一位母亲收到女儿从大学里给她寄来的一份珍贵礼物——本收录有母女俩一封书信的书籍。原来,今年年初,成都女士罗琴与在重庆工商大学读书的女儿斌斌的一封通信,感动了学校老师,老师们将这封信收录进了一本名叫《当代大学生品德行为》的校外辅助教材。

        传统家书感动大学校园

        “斌斌:看到你健康成长,妈妈满心喜悦和欣慰。我高兴的不是收到‘感激’两个字,重要的是你已经学会并懂得感恩他人……”“妈妈:女儿不知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此时的心情,‘感激’两个字在这里,在女儿和妈妈面前显得那样渺小……”记者看到,在斌斌写给妈妈的信中,她为自己算了一笔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费,至少需要花费5至7万元。自己每天都在用父母的辛苦钱,斌斌感到内疚和感激,罗琴则在信中对女儿进行了感恩的教育。母女间一来一去三封书信,虽然说的都是平常家事,但字里行间处处体现出融洽的亲情、理解和感激。

        罗琴说,现在不少大学生已经舍弃写家书和家人朋友沟通这种交流方式了,他们多数选择打电话。但和女儿的书信来往,让她特别亲切。她说:“初次收到女儿的来信,我感动了好一阵子,更没想到,我们的两地书会编进书里。”

        “两地书”让学子懂得感恩

        记者看到,在这本书里,除收录有罗琴母女的通信外,还包括全国各地约50封家长和孩子之间近100封书信。

        记者电话采访重庆工商大学两课教研部副主任、该书主编之一的朱卫嘉老师时,她说。学校近期开展了一项特殊的活动:让学生们算笔账,算出自己大学四年需要花费多少钱?包括每个小时每一分钟。同时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以书信的方式告诉家长,和家长交流。此举收效很好,许多学生都从和父母的通信中,看到了父母身上承载着的艰辛和重负,体味到父母心灵深处对自己的期望。朱老师说,他们将其中一部分“堪称经典”、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书信收录成书,用于学生们课外辅导,并以此增加学生们的责任感。(记者/朱丹)


    点击下载文件:附件:
  • 作者:朱丹
  • 来源:新华网
  • 编辑: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