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报国 共创未来】百廿风华 湘农人的八个维度(组图)

时间: 2023/10/02   作者:庹炼 李晗枫      来源:宣传部   编辑:新闻中心   点击:

伟大征程要靠坚实笃定的脚步去丈量。

1903年到2023年,这是用责任、担当、智慧与勇气书写的120年;是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的120年;更是探索中收获成功、奋勉后开创未来的120年。

穿越世纪的风云,在光荣与梦想中铸就辉煌,八个不同维度的豪迈拼搏构筑成湘农人的百廿风华。

时光的跨度

时光(修改)925.jpg 

马坡岭下、浏阳河边,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肩负三湘四水乡村振兴历史使命的湖南农业大学,迎来了120岁生日。

溯其源流,宛如潇湘之水,一支为“修业学堂”,另一支为“湖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两支汇于一脉——湖南农学院广揽英才,群贤毕至,期“培养大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农业建设人才”“建立一个新型的、正规的农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勇承国运坚毅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挺起农业教育半壁中南。更喜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承载起“农业强国”梦想,迸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迈向“质量卓越、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农业大学的步伐更加豪迈矫健。

120年栉风沐雨、上下求索,教民稼穑、初心弥坚,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将饱经战乱之苦的修业学堂建设发展成为今日之湖南农业大学,为湖南乃至中国农业的振兴和农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信仰的高度

 信仰(修改)925.jpg

20世纪伊始,中华民族正是万方多难之时。1903年,辛亥革命先驱周震鳞创办修业学堂,作为革命聚义之所,开启了湘农筚路蓝缕、奋发图强的建设征程。毛泽东在修业校内宿舍宣传革命思想,创立《湘江评论》;黄兴在修业任教员,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徐特立血书“请开国会,断指送行”,声援湖南请愿学生,激发青年爱国反帝斗志。

1951年,毛泽东主席题写“湖南农学院”,指引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发展之路。习苦耐劳、愈穷愈振、朴诚奋勉、求实创新,教学作合一,在李毅之老校长带领之下培育并形成的大学精神和办学思想指引了先驱者的开拓之路,构筑了湖南农大人的精神特征。

强农报国,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天的湖南农业大学,坚定不渝深耕乡村沃土,笃行振兴之路,与瞬息万变的世界同呼吸,同日新月异的科技共进步,朝着国内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行。

担当的力度

 担当(修改)925.jpg

百年弦歌不辍,湖南农业大学的老一辈与新生代,挺起了担当作为的硬脊梁。

“院士天团”熠熠生辉,农业领域院士人数名列全国前茅,杂交水稻、油菜、生猪、辣椒、茶叶等农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成果令人瞩目。

农大的科研专家深耕于湖南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的伟大星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现场。

一粒种子,事关中国人的饭碗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是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的大事。

尽农大所能、解国家之需,为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湘农贡献。在岳麓山实验室的强力牵引下,湖南点亮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希望之光。

建设岳麓山实验室,是学校抢占科技创新平台制高点,推动学校全方位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湘农人扛起农业强国重任,为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奋斗不息。

胸怀的广度

 胸怀(修改)925.jpg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

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湖南农业科技工作者用“一颗稻种”,解决了世界人们吃饭的问题。

湖南以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全国4.5%的粮食,一直是稳定提供外调商品粮的省份之一,调出量位居全国前列。

湘农人的为民胸怀在年轮中塑造、积淀。

百廿征程,湖南农大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倾力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想国家所想、急人民所急。

农大人心怀“解民生之多艰”的信念,辛苦耕耘浇灌“硕果”,贫瘠的土地变得瓜果满仓。

乡村要振兴,农村要焕新颜。他们扎根原野,在田间地头为农民增产增收倾囊相助,解决了无数农业农村发展难题。

躬耕广阔农田、亲历生产一线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学农、爱农,投身农业现代化,到广大农村去,到无垠田野去。

湘农人胸怀天下,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

科研的厚度

科研(修改)925.jpg 

湘农人脚踏实地,怀远天下,科技巨树枝繁叶茂,丰功伟绩起于跬步。

土地,是湘农人的躬耕之所,一簇簇饱满的稻穗,是他们的汗水结晶,奋斗是湖南农大永不停歇的颂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强农、科技兴农的号角吹响。湖南农业大学的科技工作者奋勇登攀,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提供有力支撑。

官春云院士深耕油菜育种60多年,确定了湖南油菜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印遇龙院士探索猪的营养“密码”,助推宁乡花猪跻身中国“四大名猪”;邹学校院士致力于辣椒的培植创新,让辣椒树变成农民兄弟的“摇钱树”;刘仲华院士引领中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扶持安化跃居茶叶百强县榜首。

“院士天团”矢志创新,围绕“做优一桌饭”,毕生破译各类食材密码,用种子的力量,守护大国粮仓。

聚焦的精度

 聚焦(修改)925.jpg

农大姓农。坚定不移地服务“三农”,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农大师生厚植“三农”情怀、心系“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勇担时代重任,肩负起强农兴农使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口袋中。

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省字号”湖南农大聚焦于服务农业强国、农业强省的建设。如何支撑引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湘农人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

学校发挥院士团队引领作用,构建了“一个产业集群、一个责任学科、一名首席专家、一支稳定团队”的“四个一”工程科技服务模式,重点打造“院士经济”。

湖南农大对接国家和社会需要,顺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爱农情怀,练就学生兴农本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梦想无垠,湘农人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始终以向上的力量追逐新的美好梦想。

视野的宽度

 视野(修改)925.jpg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行稳致远,湘农人责无旁贷,使命在肩。

湖南农大成立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从技术、人才、产业等方面探索地方对非农业合作的“湖南模式”,打造中非农业合作示范高地,形成中非农业合作和湘非农业合作的智力支撑。

对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获批成立“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农林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专业科技创新院。

院士“出海”,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构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湘农人用自己的技术和产业,为湖南对接“一带一路”发展大格局开拓发展样本,锲刻了最鲜明的湘农注脚。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湖南农大就读,架起了一座座国际交流合作的友谊之桥。

为民的温度

民生(修改)925.jpg 

新时代、新征程,踔厉奋发谋新篇。

湖南农大坚守为民初心,持之以恒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完善和提升学校的软硬环境,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农业高校。

一大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增强师生幸福感和获得感,展现百廿湘农新形象的地标性建筑从蓝图变成胜景。

神农英才公寓交付使用;体育教学中心顺利封顶;将中小学建设纳入岳麓山实验室整体建设规划……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湘农人力同心谋划新跨越。

努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大力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建设智慧校园,推进精细管理,整合资源要素,提高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加强人文关怀,促进校园和谐,使全校师生更有安全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校园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功能,使校园更具生态美、更具文化气息。

让农大更强大!让农大更高效!让农大更温暖!让农大更美好!

 

120年,是怀揣信念创造伟业的跋涉。

120年,是攻坚克难扬帆远航的征程。

征途漫漫,大道不止。在建设国内一流农业大学的道路上,湘农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懈奋斗,必将交出一份无愧于师生、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审稿:庹炼 王健)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