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饮水思源,不忘先贤;薪火相传,接力向前。本期【百廿湘农·先贤之风】专栏讲述“杂交水稻开拓者”裴新澍的故事,望以小事叙人物展大义,追忆先贤风范。
本网讯 裴新澍(1915-2000),数量遗传学家,湖南农业大学遗传学科的开创者,曾任湖南农学院遗传教研室主任。
1915年,裴新澍出生于湖南省澧县。1935年9月,裴新澍在湖南大学理学院学习;1936年,他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学习;1940年,他在重庆中央大学研究院学习。1951年,裴新澍在湖南农学院农学系任教授。
裴新澍曾担任湖南省第三届、第五届人民代表;中国遗传学会第一届理事,湖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国家级发明特等奖——“籼型杂交水稻”研究项目的受奖成员之一;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获得中南五省优秀书刊作者一等奖。
裴新澍潜心教学,桃李满天下,是湖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学课程的开创者。他先后开设了《遗传学》《生物统计》《生物进化论》《数量遗传学》等课程,先后到国内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讲学或作学术报告。他培养了邹学校、傅爱军、戴君惕等8名研究生,其中多数成为我国植物遗传学界、杂交水稻、杂交辣椒、杂交小麦育种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邹学校在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著名的“辣椒院士”。
裴新澍在遗传学的理论研究方面有两大贡献,即提出了相对遗传力理论和“亲缘学说”。
1964年,裴新澍第一个提出相对遗传力理论,在国内外引起普遍重视。该理论采用二元一次方程测定各种显性度和杂种优势,简单明了,优越于其他任何公式。相对遗传力的两个基本公式,概述了杂交亲本与子代的遗传关系。
1972年10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水稻雄性不育系研究协作会议”,裴新澍作了“关于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的理论分析”的长篇发言。他第一个提出了植物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的“亲缘学说”,打破了“三型学说”支配我国作物杂交育种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为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982年5月7日-10日,为了更好地总结与交流湖南省在杂交水稻遗传理论研究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并为中国遗传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提供论文作准备,省遗传学会在湖南省农科院召开了湖南省杂交水稻遗传学术讨论会。裴新澍在会议上作了《杂交水稻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育成的》和《论水稻雄性不育的二型学说》的论文报告,会议还着重对裴新澍提出的“亲缘关系学说”进行了认真讨论。1990年9月,湖南农学院出版了裴新澍编著的《我国杂交水稻育成经过与亲缘学说的提出》之专文。
裴新澍通过广泛收集和阅读文献资料,在生物进化机制的探讨上,创立了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有所不同的《生物进化控制理论》。
裴新澍一生笔耕不辍,论著颇丰。他先后在《科学》《科学通报》《生物学通报》《遗传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出版了《多倍体诱导与育种》《相对遗传力理论与育种》《数理遗传与育种》《生物进化控制论》等多部学术专著。此外,他还参加了全国农业高等院校统编教材《遗传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有关条目的编写。
(本文由学生记者徐婧婷整理,资料来源于各类史料档案、纪念文集和主流媒体公开报道,限于历史久远,如有错漏,敬请指正。)
(审稿:王薇薇 庹炼)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