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庸讳言,独立学院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没有健全行政、教学、财务、管理等制度;有的定位模糊,办学思路不清晰,机械地照搬母体学校模式;有的名义上是“独立”学院,实际上还是由母体学校大包大揽,没有办学自主权……
对此,我省独立学院在特色办学、依托母校办学、规范办学等方面大胆探索,“独味”愈来愈浓。
特色办学求发展
“大四在企业实习,对我帮助很大,现在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株洲工学院科技学院学生陈鲜林一脸自豪地对记者说。他还在实习期间,就已被虎门印刷厂录为总裁助理。
株洲工学院科技学院院长钟定铭介绍:强化实践环节是该院教学的鲜明特色。一些专业课程设置、课时分配都作了调整。如计算机课程,将上机时间由原来占课时20%,增加到50%。教学内容也加大实践比重。工科专业实验课课时普遍增加了10%—15%,以此强化学生的实验训练。对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实施分段培养。如包装工程专业,前3年在学校学理论,第4年直接到与学院联合办学的企业进行实践训练。
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同样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对部分课程、课时进行了优化调整。如数学课,并不要求教师将教材上所有知识照本宣科授完,而是弱化深奥难懂部分内容的传授,强化有助于今后学生就业方面的内容。
业内人士认为,独立学院必须树立特色和市场导向意识,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而不能盲目“克隆”母体学校教学体系和方法,失去自己的特色。
众所周知,有特色就有价值,没有特色便贬值。独立学院同样如此。对独立学院师资建设,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有些独立学院,高级技师的作用可能并不亚于教授。”
我省独立学院已走过4个年头。不少独立学院不再满足于跟在母体学校后面亦步亦趋,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身新的发展目标。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明确提出,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无规矩不成方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需要严格的管理。张家界学院对学生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诸如每天按时早操,每周卫生大检查等。“从严治校,既要对学生严格管理,又要督促学生加强自律。学生起初不大理解,但进步却相当明显。”该院副书记刘昌茂如是说。
我省独立学院中,像株洲工学院科技学院、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这样,积极探索办学特色的,并非一二所,湖南师大树达学院、中南林学院涉外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湖南中医学院湘杏学院都可圈可点,有的围绕学生知识结构建设,设计了通识基础、学科知识、专业知识等模块;有的为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建立了学校家长密切联系制度,定期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参与学生管理。
依托母体得发展
“从小我就喜欢涂涂画画,所以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中南林学院涉外学院的室内装饰设计专业。”就读于该院2004级的李洁同学,一谈到他钟爱的专业便一脸灿烂,连忙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示人。
“室内装饰设计专业就是母体学校经过精心挑选后确定的专业,该专业在中南林学院就业率最高,发展前景最好,最有优势。独立学院如一个新生婴儿,不可能一夜长大,不可能马上与母体‘断奶’。在现阶段独立是相对的,依托母体是绝对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共享母体院优质教育资源。”中南林学院涉外学院院长张合平形象地比喻。
事实上,该学院学生已与母体学校学生头顶同一片蓝天,充分共享母体学校的师资、藏书、实验设备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此外,该学院还对母体学校在招生、财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有益地吸收。
应该承认,创办一所本科大学并非一蹴而就的事,特别要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更非易事。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依托母体学校,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他们遵循湘大“博学笃行,盛德日新”的校训,严抓学风,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母体学校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如辩论赛、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青年创业计划竞赛等课外文化科技活动,让湘大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校园文化传统发扬光大,两校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办好一所本科院校,具备一流的硬件设施更是应有之义,在此,母体学校对独立学院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记者了解到,我省15所独立学院起步阶段的硬件设施,大多数都是母体学校投入的。如湖南师大树达学院初创时的校舍,就是母体学校的教育学院校区。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校区,便是老商专的校区。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的校区,就是母体学校原有的西校区,其教学楼、学生公寓、实验实训设施在全省高校中都是一流的。
积极规范促发展
独立学院发展中需要规范,规范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8号(简称8号文件),要求试办独立学院一律采用新的办学模式。确定了独立办学、独立招生、独立发放文凭、独立财务核算、独立法人的“五独立”原则。
记者近日在省内一些独立学院采访,明显感受到,“五独立”既是套在独立学院及其母体学校头上的“紧箍咒”,也是推动独立学院走向“独立”、茁壮成长的动力。可喜的是,中南林学院涉外学院由投资方控股,已基本按民办高校机制运作;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已实行独立财务核算,独立招生;湖南师大树达学院已独立从事教学管理……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2005年招生章程便这样明确指出:学生毕业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文凭,即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文凭;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湖南商学院学士学位。可见,文凭发放,独立学院也已在不折不扣地实施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
成长中的青少年更需要呵护。其实,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关注着独立学院迈出的每一步。在详细调研基础上,今年教育部提出了独立学院发展的十二字方针:“积极支持,规范管理,改革创新”。这宛如一盞明灯,给独立学院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按照“十二字”方针,我省独立学院鼓足干劲,一路疾行: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一期工程已于去年交付使用,该学院规划在5—10年内投入6亿多元扩建新校园;
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又投入4000万元用于新教学大楼的建设;
湖南师大树达学院力争2007年以前自主聘用一批属于自己的专职教师……
然而,不容回避的是,体制、资金、师资等仍是阻碍着独立学院发展的拦路虎。独立学院能否形成良性循环,仍须拼搏。
副省长许云昭在谈到我省独立学院的发展时强调:依法办学、规范管理是实现独立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走规范发展的创新之路,独立学院才能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05年12月2日《湖南日报》C3版 作者:姚晗 邹智云)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