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48%!令人惊讶的考研录取率———走进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学风篇)

时间: 2007/06/26   作者:张茧 符蓉 赵光年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李苗   点击:
    编者的话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到了提高质量内涵的新阶段。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更是从初创进入到了提升质量的发展之道。在这个历史的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如何更新理念,如何创新发展,如何形成特色,就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独立学院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高兴的看到,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在学风建设、教学教改、素质教育、学生就业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报从今日起刊出专文予以推介。

    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近日爆出新闻:该院农科系03级动检专业1班,全班30名学生,25人参加考研,13人上了200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线,12人已经被录取,考研录取率达48%!

    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邹冬生教授欣喜地告诉我们:在2007年研究生考试中,全院341名学生参加考试,目前已经录取74人,其中考入重点大学研究生9人。杨泱同学更是以427分的成绩名列湖南农业大学考研总分第一名。

    令人惊讶的考研录取率,是学院强化学风教育收获的累累硕果。

    “专业导学”树信心

    进入三本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少都是高考发挥失利,刚进校时比较悲观,意志有些消沉。加之独立学院中城镇学生较多,不少学生缺少自我约束的锻炼,作风比较散漫。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动力不足的现实,学院以“专业导学”为切入点,加强立志成才教育。他们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走出阴影,同样可以闯出一片蔚蓝的天空。学院通过邀请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社会名流、知名企业家、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举办“专业导学”课程或讲座,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现身说法介绍他们成才经历和在专业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学生,学院邀请专家介绍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出口农产品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动、植物检疫工作的发展前景,使同学们对专业学习充满了信心。

    抓“两头”促“中间”

    学院根据学院的生源特征和独立学院特色化的办学模式实行了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成立了14个系级机构,设立了8个公共课教研室和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聘请了多位有经验的学者、教授担任学院的主要教学负责人,还相继成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学院的教学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在学方面,学院抓“两头”促“中间”,对学生采取“强制”与“自觉”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对学习自觉性强的同学树“标兵”,文化基础差、有“补考”课程的学生,强制其在固定教室集中进行早、晚自习,并强制参加该课程的强化培训班。同时,学院严格规定在周一到周五的学习时间内,学生不得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严格课堂考勤,抓到课率。

    归类分流提高竞争力

    学院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在大二下学期就采取“归类分流”。对准备考研的学生,尽力为其提供便利,如开设培优班,提供专用考研教室,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复习辅导等;对有志出国深造的同学,聘请外籍老师开设英语口语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对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同学,着力培养成“专业+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学院帮助和引导他们掌握一到两门就业技能。

    为鼓励学生考研继续深造,学院还出台了激励政策,考入一般院校硕士研究生者奖励1000元,考入重点院校者奖励1500元,参加湖南农大考研排名总分第一的奖励5000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考研热情。

    实行“家、校教育互动”

    学院创新地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分三个层面进行家庭、学校对话与沟通,形成家庭、学校教育互动。一是网上交流。学院网站开辟了“学院介绍”、“规章制度”、“教学管理”、“东方新闻”、“团学工作”、“院长信箱”、“成绩查询”等栏目,使家长全面了解学院,了解学院的工作动态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通过“院长信箱”,学生家长可以为学院的学生教育管理进言献策,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是书信、电话联系。学生报到注册时或进校后,学院给每位学生都建立了一个“家长联系卡”,及时与家庭沟通,反馈学生的信息,了解学生的一些背景知识,联合家庭共同教育学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召开“家长座谈会”,面对面与家长交流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全方位共同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全面了解学生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和措施。

    做好温情服务

    为更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密切与学生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学院以“院领导接待日”为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畅通民主渠道,架起学院与学生联系的连心桥。学院每月举行一次“院领导接待日”,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认真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疑难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此外,学院还通过自己的网站与学生进行对话沟通,为学生提供信息和意见反馈平台。

    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和心理健康咨询室,通过个别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构筑学生心灵家园。探索性地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信箱,创建了网上“心灵之约”窗口,成立了学生心理助人协会,开展了心理助人与自助技能咨询讲座,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对话、测试与跟踪服务。

    一系列扎实举措,起到了很好效果。学生从刚进校时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院近年来就业率、考研率连创新高。(张茧 符蓉 赵光年)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07年6月26日《湖南日报》C2搬 作者:张茧 符蓉 赵光年)

点击下载文件:
0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映像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