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教育强省】湖南农业大学“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时间: 2007/09/03   作者:刘怡斌 李苗 戴微佳   来源:红网   编辑:李苗   点击:
    (记者 刘怡斌 通讯员 李苗 实习生 戴微佳)9月,正是全国高校新生开学的高峰。当许多孩子热烈期盼着大学新生活到来之际,也有一些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满怀忧虑。贫穷这堵墙,足以阻挡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子们渴望求知的脚步。

    据教育部有关部门调查,全国高校贫困生占在校生的20%左右。

    作为一所农科类学校,湖南农业大学的贫困生比例高于一般高校。调查显示:在湖南农大,有6.6%的同学家庭月均收入在100元以下;有7.7%的同学家庭人月均收入在100—150元之间;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经济问题是最苦恼的问题;有31%的同学交不起学费,需要申请助学贷款;有将近两成的同学每天的餐费在4元以下。

    面对如此严峻的贫困生形势,湖南农业大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贫困生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新生“绿色通道” 圆梦寒门学子

    “对没有带齐或没带学费的学生,办理学费缓交手续,先报到上课。”湖南农业大学最近向新生作出郑重承诺。

    今年,湖南农大共招收全日制本专科学生5000多名,为了不让一位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为贫困新生设立了“绿色通道”。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通道”从多方面为贫困生着想,将资助贫困生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完成学业。

    这条“绿色通道”,不仅可以为新生办理缓交学费手续,还将在10月份前建立完备的新生贫困生档案,对纳入该档案的学生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并为有国家助学贷款需要的同学讲解贷款政策和具体事项,争取让每个困难学生都能得到资助

    设立多种奖金 激励寒门学子

    “园丁助困基金”是湖南农大新近为有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老师设立的资助渠道,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不断努力,2007级新生将有更多的获奖机会。”

    为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湖南农业大学设有国家助学金、省政府特困优秀大学生奖学金、特困奖学金、关工委奖学金等奖项。同时,每月为贫困生发放特困补助,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为了将“助困“与”育人“相结合,湖南农大还专门为贫困生开设了个别心理辅导。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此来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使这些贫困生从根本上脱贫,终身脱贫。”

    如今,湖南农业大学已形成“奖、勤、缓、免、贷、补、助、培”八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为来农大求学的贫困新生撑起圆梦之伞。

    昔日寒门学子 今日大学老师

    张香芽是湖南农大贫困助学机制的一位受益者。

    “从小,爸妈就告诫我,要飞出穷山窝。”出生于湖南耒阳一个小山村,优美的山区环境并没有给张香芽家带来多少丰富的物质条件。为了筹学费,父母每天起早贪黑。父亲顶着危险在煤矿做临时工,而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田里忙农活。

    贫困这个可怕又沉重的包袱曾一度压在张香芽的心坎上,成为她自卑、敏感、不可触摸的一道伤疤。她说,是大家的关怀,唤起了她面对现实的自信。

    “平时我没有钱吃饭,同学和朋友都主动地把他们的生活费借给我,他们还经常找我谈心,不断开导我。”谈到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张香芽满是感激,“我非常感谢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是他们让我振作起来,让我明白‘人穷志不能短’。”

    为了历练也为了生活,张香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勤工俭学。英语家教,餐馆洗盘子,推销员……她说,自己虽然很辛苦,却从来没有因此耽误过学习。

    也许是把大山人那种顽强不服输的性格灌输到了学习和生活中,张香芽在大学的各方面表现都异常优异。年年拿奖学金,年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还积极竞选院学生会干部,由于工作出色,曾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团员”、“院优秀学生干部”。

    贫困不过是弱者的挡箭牌,困难压不倒真正的男子汉,也绝不会让一个巾帼英雄俯首。

    如今,张香芽在贫困助学机制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她选择留校任职,她说,这是她回报母校的最好方式。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湖南农业大学的新生“绿色通道”,就是为了帮助像张香芽这样自强不息的困难学生,让更多的寒门学子能够感受学校的关爱之情。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07年9月3日《红网》 作者:刘怡斌 李苗 戴微佳)

点击下载文件:
0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映像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