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出“新招” 轻简机械化制种时代即将来临(组图)
时间:
2018/10/12
作者:记者李柯夫 通讯员喻诚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喻诚
点击: 次

" 稻谷饱满,稻杆直立,稻田在不打农药的情况下没有发生病虫害,已经具备了全面推广的价值。"10 月 11 日,在长沙县江背镇河田村的试验田里,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湖南希望种业首席科学家唐文邦躬身捧起田间一株稻穗,兴奋地说。
当天,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品种选育研究进展报告会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随后,与会专家一齐到河田村的种植基地对杂交水稻新品种卓两优 141 进行现场测产评议。" 到底有几斤几两,我们用事实说话。" 唐文邦说。

微风拂过,实验田里稻浪翻滚,稻子的清香令人沉醉。唐文邦说," 我们在品种选育上,通过选育小粒型不育系和大粒型父本,利用一定规格孔径的筛子,通过机械筛选的方法将杂交种与父本分离开,实现了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混播混收和机械分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产开始,收割机轰鸣驶过,高大粗壮的水稻应声倒地,工作人员将收好的稻谷装袋,称重。" 要采集 5 份数据,取平均值确定水稻含水量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工作人员还反复多次测量该片稻田实际面积。
长期以来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以传统方式为主,几十年几乎不变,机械化程度低,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进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减少且严重老龄化,使得能够减少劳动力用量和减轻劳动强度的轻简化水稻栽培技术迅速推广。但直播、抛秧等轻简化水稻栽培技术需要的种子量大,而杂交水稻种子成本和价格高,使得单位面积的用种成本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近几年来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出现下降趋势,对国家粮食安全带来隐患。选育适合轻简机械化制种的杂交水稻品种,研究其配套的机械及制种技术,降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成本已成为杂交水稻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研究的焦点。因此通过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选育适合机械化制种的高档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提升水稻生产效益,对稳定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天,经过稻谷经去杂,测定水分等严格测评程序,折算成标准水分 13.5% 含水量,亩产达 667.6 公斤每亩。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杂交稻生长期适中,穗大粒多,抗倒性强,田间无病虫害,产量优势明显,具有较大推广应用前景。
自 2007 年开始,唐文邦教授及其研发团队针对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机械化、降低杂交稻用种成本、提高种子质量、稻米品质需要进一步改良的国家与市场重大需求,从选育广适性小粒型两用核不育系入手,以培育适合机械化制种、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能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大范围推广的广适性优质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为主攻方向,经过 10 余年研究,在降低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目前,小粒型两系不育系 " 卓 201S"、杂交组合卓两优 581 已通过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卓两优 141、卓两优 2115、卓两优 1998、卓两优 191 等 2019 年申报审定,对促进湖南优势种业发展,发展杂交水稻将起到关键作用。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8年10月11日 潇湘晨报 记者李柯夫 通讯员喻诚 网页链接: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bbf2a661bc8e0bb12000085)